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低碳经济下PLC技术之求新求变

行业聚焦点 2011年04月06日 10:20:28来源:东方自动化 4881
摘要

  金融危机的阴影影响不了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
  
  席卷的金融风暴给予实体经济极大地摧残,世界至今还在为摆脱它的影响进行艰苦的努力。不过金融危机似乎并未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威胁。这也启示人们重新认识,从推动人类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科技精英起着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巨大作用。在金融危机之前制定了一些足以长久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科技发展的规划,如《欧洲未来制造技术平台》、《为新一代生产系统的欧洲机电一体化》(EUMECHA-PRO)。其中,EUMECHA-PRO的研究路线图包括6个子路线图:①可靠系统—检测、预测和诊断;②用户友好的生产系统;③自适应生产系统;④高性能、高度、高速的生产系统;⑤全生命周期成本;⑥跨学科的设计方法。
  
  影响未来的制造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
  
  值得庆幸的是,从近些年来已经公布或公开的技术文件和文章中,我们发现这些规划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停滞,它已经落实到许多中小自动化企业新近推出的技术和产品系列中。甚至从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可见的欧洲企业的新品(例如德国倍福公司的极速控制极速XFC、奥地利贝加莱公司的软件的OEM技术)中,我们发现影响未来的制造技术正在一步一步走来。借此机会,我想就近些年来围绕PLC技术和应用领域的长足进步作一些初步的概括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十二五”期间PLC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探讨怎么来发展民族的PLC工业和技术
  
  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DCS、PLC、SCADA等长期支持着工业控制的技术和市场领域发展的格局,延续了30余年。其中PLC一直在离散制造业的机电设备和生产流程的控制领域中长盛不衰。这是因为它基本满足了这个领域中80%以上的控制需要,也得益于PLC的结构和质量保证了它足够的可靠和性价比。
  
  在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中,PLC的销售一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在增长。据英国IMS咨询公司2010年发表的报告,2008年在我国本土销售的PLC总量为7.58亿美元(不含随进口主设备配套的PLC)。其中居前三位的是西门子、三菱电机和罗克韦尔自动化。进口PLC占领我国市场一直在90%以上。尽管近年来国内的PLC厂商已发展到20家,市场份额也有一定增长。我们应该怎么来发展民族的PLC工业和技术呢?
  
  “十二五”期间我国PLC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
  
  我国的PLC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得益于我们有很大的需求和市场。但我国PLC开发和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很少有人(特别是掌握着863等计划的制定决策者)关心围绕PLC相关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的研究目前的趋势和动向。在这方面进行开发科研的人和单位,几乎很少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不过,民间对PLC的开发应用倒是乐此不疲。问题是缺少高水平、高起点,绝大多数停留在小型PLC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当然,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严义教授和他的团队倒是一个例外。他们围绕着嵌入式PLC开发的硬软件开发平台及一些基本架构、编程软件的基础问题和工程实践,锲而不舍地开展了多年的工作,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果和工程成果。验证他们的成功,不是什么项目的验收,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机电设备的ODM、OEM的市场效果。
  
  “十二五”期间我们想为PLC技术发展做些工作
  
  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协会、PLCopen组织和北京易能立方科技公司正在酝酿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嵌入式PLC开发平台的计划,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让卓有成效的CASS平台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在我国更多的地方生根、发展、壮大。希望有更多的机电设备配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机电一体化的、客制化的、包括控制器的硬软件和人机界面的控制装置。目的在于让嵌入式PLC在我国PLC的市场份额中有较多的提升。
  
  PLCopen中国组织正在策划为IEC61131-3的XML纲要、IEC61131-3的OPC信息模型、PLCopen的运动控制功能块库等的推广应用,下更多的功夫。我们还希望逐步改变我国高校PLC教学中过多依赖某种机型的落后模式,采用围绕标准建立现代PLC的概念。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