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智能科技齐上阵,太空探索显新机!

仪表产业 2021年04月21日 11:40:55来源:智能制造网 19203
摘要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航天梦!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传说故事中轻易的窥见。

  【仪表网 仪表产业】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航天梦!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传说故事中轻易的窥见。过去,在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或落后的情况下,人类对于“上天”还只能想象。但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各种智能科技的相继登场,人类航天不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容易,同时对于太空的探索也愈发机遇凸显、成效显著。
 
  在助力人类航天梦实现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首先被重视并应用的一项技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们也能时常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们具备高度的智慧,能够协助宇航员进行决策和作业,俨然是太空探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现实中,我们的人工智能虽没那么高级,但应用在一些机器人等装备之上,仍然能够协助或者代替人类进行多样化任务作业。
 
  例如,在2019年的时候,俄罗斯曾向空间站发送过一款搭载人工智能的太空机器人。借助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技术,该机器人能够与人社交聊天,风趣幽默,有效舒缓宇航员在太空的紧张、孤独情绪。同时,过去几年美国也曾发布过一款叫“西蒙”的智能机器人,其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深谙空间站里的技术细节,精通各种专业术语,可胜任多项任务。
 
  对于当前的太空探索来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的组合,已成为优化宇航员作业,调节宇航员生活情绪的重要工具。此外,其还有一项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代替宇航员从事探索工作,延伸人类作业的能力,保障宇航员人身安全,促进太空探索的高速发展。近日,美国在探索火星时放飞的搭载人工智能的机智号无人机,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目前,人类虽然已经在月球留下脚印,但还未真正踏足火星,对于火星的研究与探索也存在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前不久美国采用智能无人机代替人类登陆火星作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无人机搭载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传输各种数据,充当人类的眼睛。另一方面,无人机独特的能源获取方式和作业方式,也摆脱了环境对于探索的各种限制。
 
  当然,对于人类航天梦的助力,除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的联用在发挥价值之外,自动驾驶技术、3D打印技术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青睐。3D打印技术支撑了火箭、卫星的制造,让太空探索拥有更可靠和低廉的基础支撑。同时,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无人车身上,也让人类对于登陆探索变得更加简单、安全,通过远程操控就能完成多样化任务。
 
  总体看来,智能科技对于太空探索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完善和增强太空基础设施,如3D打印技术加持火箭;其二是升级和拓展太空探索能力,如人工智能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其三是延伸和保障人类作业,如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代替人类作业等等。各种智能科技的应用,为太空探索带来了新思路、新方式、新能力,以及新机遇。
 
  但反过来看,太空探索也为各种智能科技提供了商用空间和机会,两者可谓相辅相成。基于此,未来双方的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加速,这样不管对于新技术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人类航天梦的拓展来说,都将是双赢的局面!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