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全生命周期”成自动化业界新趋势

行业聚焦点 2011年12月07日 10:25:37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4431
摘要

  导读:据今日自动化近日消息,“全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萌生为自动化业界的一种趋势。尽管在当下,这种模式对供应商的实力要求较高,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厂商仍以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施耐德电气等规模化集团企业为主,但这种模式和发展思路,未必不会在一些相对专业和细分的领域得到成功的借鉴。
  
  据今日自动化近日消息,“全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萌生为自动化业界的一种趋势。尽管在当下,这种模式对供应商的实力要求较高,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厂商仍以西门子、ABB、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施耐德电气等规模化集团企业为主,但这种模式和发展思路,未必不会在一些相对专业和细分的领域得到成功的借鉴。
  
  正如人的一生要经历生命中的各个阶段,工业领域的项目、设备、产品也存在着“全生命周期”的概念。顾名思义,无论是一个项目,还是一套设备,谈到对其全生命周期的关注,都注定涉及到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项目或者设备全部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核算,而不仅仅是初期的采购成本。这正是全生命周期与传统概念的不同之处。
  
  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在近几年得到了我国各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不可否认,这一概念的兴起,与众多供应商的市场策略与步骤紧密相关,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在之前即便没有听说过“全生命周期”这一名词,但数年甚至数十年来,其实也一直在面临着这一问题。
  
  比如,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而言,项目建设阶段的初期采购成本看似为可观,也值得重视和管控,但事实上,这仅仅是挑战的开始。
  
  在整个运营阶段中,系统与设备需要得到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替换,以确保生产运营的益;而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冲击下,设备的升级、扩展也不时发生;除此之外,相关人力资源的配备、生产过程的能效水平等,也都在时刻影响着企业的总体利润。
  
  很多过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很容易达到几十年,而成本与效益的考量实际上也从未间断,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性还愈加显著;而对于工厂自动化的用户而言,挑战则来得更加快速,无论是其本身的生产运营,还是其提供给下游客户的产品,都有可能面临持续的考验。
  
  其实不难看出,全生命周期概念的传播,与其说是新概念对行业展开冲击的过程,不如说是行业对生产运营规律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过程自动化的用户,还是工厂自动化的用户,其面临的成本收益挑战都是长期的、持续的,且来自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这才是生产运营规律的本来面貌。
  
  而自动化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浪潮,也正在说服用户直面这种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供应商在改变产品、改变对话方式、改变服务模式,以寻求在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影响;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则开始改变“算账”的方法,从“零敲碎打”变成“算总账”,以实现在自身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大化的收益。
  
  这样的改变已经开始。
  
  多视角关注生命周期
  
  其实,与节能环保一样,关注项目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其途径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首先体现在设备与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上。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自动化供应商在提倡“全生命周期”理念时,普遍着眼的领域。
  
  至今,谈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国内很多用户仍然倾向于用“即时反应”的方式来处理这一环节,无论是自动化产品的维修维护还是备品备件的合理管控,一旦出现状况,都依赖于自身或设备供应商临时的快速反应,但实际情况往往会复杂得多。
  
  例如,当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又因故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和更换时,影响的往往是整个生产线的进度,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不止于一个单个设备的成本范围;而如果企业对种类多、带有持续性要求的备品备件缺乏合理的管控,也往往会出现种类不齐全、货期过长、保修期衔接、资金过度占用等问题,给用户的成本带来实质上的消耗。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有实力的自动化供应商就提出了备件协议、计划性维护等服务的方式,或者是针对现有的已损维修需求,提出一些服务承包的方式,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这就好比给设备买了“保险”,更加适应用户的长期需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