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一号”成功下潜

行业上下游 2013年10月18日 10:56:37来源:仪表网 16249
摘要当地时间10月12日,东太平洋,随着长基线定位系统收阵,“海洋六号”船大洋29航次科考后一个航段的核心任务——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大洋试验应用性工作顺利结束。12天里,“潜龙一号”在太平洋下潜7次,在5000多米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将近30小时,完成声学等探测92.1公里,探明33平方公里海底精细地貌,设备性能得到了全面检验。

  导读:当地时间10月12日,东太平洋,随着长基线定位系统收阵,“海洋六号”船大洋29航次科考后一个航段的核心任务——我国自主研制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大洋试验应用性工作顺利结束。12天里,“潜龙一号”在太平洋下潜7次,在5000多米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将近30小时,完成声学等探测92.1公里,探明33平方公里海底精细地貌,设备性能得到了全面检验。
  
(潜龙一号)
 
  当地时间9月30日,“海洋六号”抵达东太平洋作业区。
  
  当地时间10月1日“海洋六号”船抵达东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这里是“潜龙一号”本次试验性应用的工作区。“海洋六号”船已于前一航段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该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探测,并获得了CTD测量资料,为“潜龙一号”的这次试验做好了技术准备。
  
  10月2日6时,“潜龙一号”迎来大洋深潜“处女秀”。7时25分,“潜龙一号”入水,钢缆和止荡绳迅速脱开。“潜龙一号”潜水器依靠艏部的下沉压铁正旋转着无动力下沉。下沉几千米后,潜水器自动抛载压铁,艉部的螺旋桨开始工作,潜水器按照指令悬停一段时间,继而航行。
  
  8时10分,还没有达到抛载深度,水面监控设备突然收到潜水器抛载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海洋六号”迅速结束漂航状态,赶往潜水器所在海面。减速、靠近,在船和潜水器相距几十米时,水面监控系统向潜水器抛绳器发出无线电指令。砰的一声,海面上腾起一团烟雾,一条细细的牵引绳猛然从潜水器艏部抛出,落在水上。与此同时,前端装有捞绳器的绳索从船上抛向海面,稳稳地勾住牵引绳。绞车启动,潜水器破水而出,很快被移到甲板上方。故障分析随即启动。经检查,项目组怀疑是深度计的电缆出现问题,决定在之后下潜时用温盐仪的压力数据代替深度计数据,深度计数据将只记录而不参与控制,同时更换深度计的电缆。
  
  10月4日,从第三个潜次开始,在确定各项性能正常的情况下,“潜龙一号”试验转入了试验性应用阶段。根据航次设计,每个潜次在试验区内规划了多条平行测线,进行近海底50米定高声学、水文综合探测。
  
  2013年10月6日,“潜龙一号”第三次下水,执行应用任务。早晨6时,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潜器下水前的技术检查和使命程序下载,7时30分开始布放,7时55分布放成功。1个多小时后,潜器无动力下潜至5080米的深度,开始在距海底50米的高度沿规划路线作业。17时19分,“潜龙一号”在水下作业8小时5分钟后,向水面监控系统发出了上浮信息,并于19时30分成功被回收至甲板。在作业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潜器传回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潜器工作状态。数据显示,潜器水下航行姿态稳定,准确按规划线路航行作业。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6日18时30分,在东太平洋5000多米深的水下无人深潜器潜龙一号工作近10个小时后,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浮出水面。至此,“潜龙一号”成功迈出了试验性应用的步,取得了初步成功,也创下了我国自主研制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深海作业的新纪录。
  
  10月12日,历时12天的“潜龙一号”试验性应用工作结束,共进行了7个潜次的试验与应用,大下潜深度5162米,在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进行海底探测28小时53分钟,共完成了近海底声学、水文等综合调查测线92.1公里,获得了约33平方公里的海底测深侧扫资料、浅地层剖面数据以及相应的温、盐等物理海洋数据。
  
  “潜龙一号”大洋试验性应用的目的是全面检验潜器本体功能以及探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并对预定的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进行试验性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潜龙一号”布放回收安全、顺畅,潜器自主运动控制、高精度水下定位以及探测功能正常,说明“潜龙一号”在总体集成技术、深海导航及定位监控技术、高智能控制技术、深海探测技术、多声学设备协调技术、布放回收技术等技术难点上实现了突破。通过对获得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地层资料处理分析,数据质量良好,这些数据将为我国多金属结核专属勘探区未来的开发提供宝贵的精细地形资料,显示了“潜龙一号”特有的近海底作业优势。另外,在整个下潜过程中,“海洋六号”船通过科学组织、严密施工,成功实现了4级及以下海况下潜器全天候安全布放与回收,克服了夜间作业的困难,探索了一套安全、、规范化的作业模式,为今后“潜龙一号”实现深海大洋的全面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