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马晓林:热价才是热计量与热企经营矛盾的核心

仪表市场 2017年01月11日 08:38:13来源:供热计量 18753
摘要2012年吴忠市成为HRBEE的第三批示范城市之一,2013年在供热行业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忠供热模式”。

  【仪表网 仪表市场】 截至2016年,宁夏吴忠市户表法热计量统计安装面积203.4万㎡,占供热总面积的24.7%,其中计量收费试点面积43.3万㎡,规模不大,但很精细,这已成为“吴忠供热模式”的一大特点,住建部多个奖项的颁布也正说明这一点。2016年8月在“热计量技术深度研讨会”上,吴忠热力信息中心马晓林主任用生动形象的图表展示了热计量数据价值挖掘和应用的魅力,让满堂听众耳目为之一新。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看待热计量的呢?不妨再听马主任为大家细细道来:

  


 

  Q1:热企是热计量改革的主力军,但是不少热企对热计量有抵触情绪,归根结底是热企利益与热计量两者之间的矛盾所致,您是如何分析这种矛盾的?热费是关乎热企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目前的“两部制”热价制定,您有何建议?
  
  马主任:谈到这个问题,往往是个禁区,有人说有些问题不能说的太透,但问题的本质不找出来,难点不点破,解决问题的出路就不存在。分析热计量和热企经营之间的矛盾,核心在于热价,基本点在于企业的经营成本,解决方式在于热企的运行技术水平。
  
  不论面积热价还是计量热价,制定机制没有市场化,更没有真实反映热企供热成本,导致热企成本倒挂,亏损经营,不符合企业发展特性,热计量后的退费要退,补费收不回的矛盾更是让热企经营雪上加霜,负债加大。这些客观的矛盾不解决,就没有热企敢大面积推广热计量。因此热价制定机制市场化,才能让热企进入良性经营的轨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说到热价制定的建议,两部制热价构成没有问题。热价制定的影响要素很多,就热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定要根据市场因素、当地热企运行情况、能耗水平、耗热水平、室外天气等,利用热表数据做全面的分析,争取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符合于市场规律。我相信终能解决这个矛盾,但路很长。
  
  Q2:热企的控制、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热计量的发展,热计量系统对热企运行水平的考验体现在哪里?吴忠热力依托其信息化平台正在向供热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热计量数据为热企的管理控制提供了哪些帮助?
  
  马主任:说到供热运行水平与热计量系统的关系,技术方面,从运行方式来说,大部分热企运行调节采用的是静态平衡调节方式,特别在二网上多采用质调节。热计量系统由于温控阀采用通断调温方式,是典型的变流量运行,两种运行方式的不兼容,对于热企技术水平是个大的挑战。设备方面,现有大多数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不能适应热计量系统;热计量装置只是个计算工具,目前并不能直接解决二网平衡问题,供热系统原来的调节难点仍然存在,因此解决不了热计量的按需供热,还要面临原有投资的硬件设备更换的资金投入,是对热企管理、运行的另一个挑战。
  
  吴忠热力公司这几年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们企业自身特点的运行管理模式。针对热计量系统运行要求,我们构建了全新热网运行动态调控策略;按技术要求,自己改造了适用于热计量的自控系统和DCS系统。同时研发全新的热计量温控设备。
  
  通过热计量的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了建筑物的真实耗能水平;验证热价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协助热网动态控制策略的实施;实现按需供热的量化管理和科学的购热计划;全面撑握供热质量。
  
  Q3:一进入冬天,供暖就成为媒体焦点、供热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这种密切关注与粗放型的供热环境不无关系,对于供热行业和热计量的发展远景,您怎么看?对生产制造企业有何建议?
  
  马主任:针对主管部门对于供热的关注,大家可能需要理解,毕竟供热是关系民生的公共事业。供热质量的满意率低,导致大量居民供热投诉,给主管单位带来压力,造成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但这更说明我们供热企业运行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些问题。有问题就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地去解决。冷热不均,供不热,能耗高是行业内目前突出的问题,这与技术、管理、控制、运行的理念和水平密切相关。
  
  所以当下我认为供热企业的转型显得尤其重要。比如我们吴忠热力提出转型理念:能源生产向城市能源服务转型;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型;运行上,人工或半自动化控制向智能化控制转型;节能方面,高能耗向低碳、绿色、环保转型;固定区域供热模式向跨区域模式转型;单一暖通人才用人体制向多元化、跨行业人才引进模式转型。
  
  随着热企自身的基本功扎实,企业转型升级到位;国家热计量政策的引导,地方政府对于热计量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建筑业对于热表设施安装标准和验收,我们相信热计量推广工作必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的建议,我只想说,通过我们企业一路走来的经验总结:行业的发展潜力一定在于企业内部的创新,我们要给企业内部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学习新技术和理念,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源动力。同时生产企业仍然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线,做好需求侧改革,提供市场、行业需要的各性化、高品质产品。
  
  (原标题:人物专访 | 吴忠热力:供热计量与热企运行管理水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