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2012年度电子行业焦点人物盘点

仪表产业 2012年11月29日 15:29:58来源:OFweek 电子工程网 24198
摘要导读:2012年即将步入尾声,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些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本篇OFweek电子工程网将为大家总结年度行业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2012年即将步入尾声,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些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本篇OFweek电子工程网将为大家总结年度行业受关注的焦点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一、雷军      身份介绍
 
  雷军,现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前UC优视公司董事长,前金山公司总裁兼前CEO。雷军于1992年加入金山软件,1998出任金山软件执行官。在他的领导下,金山软件进一步将应用软件扩展至实用软件、互联网安全软件及网络游戏等领域,并在金山的全面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总裁兼执行官职务,担任副董事长。
 
  过去几年,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凡客诚品、多玩、UCWEB(优视科技)、小米科技等多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7月14日重返金山执掌网游与毒霸。2011年7月11日正式担任金山软件董事长一职。
 
  事迹回顾
 
  从万人空巷到期货售卖,从双核到死机重启,从小米模式到过度营销,虽然间杂着捧与骂,但伴随着超过400万台手机销量的记录,小米科技这个品牌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崛起快的一个角色。
 
  雷军曾公开有类似的说法,小米将是他作为企业家的后一战。既如此,雷军毕其功于一役、将前20年所有对商业的经验、领悟、资源都投入到小米身上,都非常自然。
 
  雷军回忆,当时很多人认为“软件 互联网 手机”这条路走不通,因为除了“苹果”走过之外“没有人走过”,而“小米”不是“苹果”,大家等着看笑话。一年之后,很多人相信,“小米模式”是“一条可以走通的道路”。
 
  作为中国互联网业的“活化石”,雷军说自己曾经是“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现在他决心要换一种活法,“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小米公司都演绎了一个成功的神话。小米特色的互联网手机模式也引来了众多仿效。2012年,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手机市场的一年。百度、360、网易、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致力于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
 
  目前雷军的小米王国已在原有三大业务:小米手机、米聊、MIUI基础上延伸新范畴,增加电商和盒子业务,并收购研发小米盒子的团队——多看。作为一家估值达到40亿美元的公司,小米正在硬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盒子或许仅仅是其多元化尝试的一步。
 
  二、郭台铭      身份介绍
 
  郭台铭,中国台湾企业家,中国台湾大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华人大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郭氏为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迁入),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1971年进入中国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2011美国《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79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事迹回顾
 
  “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决定一件事?你们是不是真的打算重建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几个月前参观日本夏普位于大阪府堺市的工厂时,发出上述“怒吼”,扔下一句“我后再说一遍!接不接受我们的要求,你们好赶快考虑清楚!”
 
  很显然,郭台铭已经认定了夏普必须靠鸿海的资金吊命,要趁夏普陷入低谷之机
 
  8月30日下午,郭台铭参观夏普工厂时扔下了上述“狠话”的,他正计划通过入股的方式与夏普达成合作。郭台铭之怒源自夏普对鸿海集团提出的合作请求“不温不火”。夏普在今年3月中曝出了3760亿日元(300亿元人民币)的亏损,并且其股价已从每股2600日元暴跌至160日元,再加上1兆2520亿日元(1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导致它很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面对身处绝境的夏普,郭台铭向其抛出了一个合作计划:鸿海集团投资660亿日元参股夏普的大阪府堺工厂,获取37.61%股权,并享有夏普10代线一半的产能;同时斥资约669亿日元入股夏普总社,获得夏普总社9.9%的股权。不过,夏普对此犹豫不决。然而,谈判拖延得越久,夏普的股价就跌得越厉害,并拖累鸿海股价连续下跌。
 
  外界分析,参观夏普工厂后,郭台铭原定是要参加一场发布会,目的是交代双方合作的谈判进展。但当时郭台铭扔下两句“狠话”后,便搭私人飞机离开了日本,这实际上就是向外界披露双方合作谈判出现问题,这无疑是在向夏普的“债主”施压,通过银行、投资者的力量影响夏普的决策。
 
三、任正非      身份介绍
 
  任正非,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他毕业于重庆大学暖通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军从事军事科技研发。后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任正非以11亿美元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1056名,中国第92名。在《财富》中文版第七次发布中,位居“中国具影响力的商界”榜单。
 
  事迹回顾
 
  任正非,是这群狼部队的首领,中国媒体称他“头狼”,2012年3月,《财富》杂志(Fortune)中文版“中国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排行榜,认定任正非的影响力,超越联想创办人柳传志、海尔主席张瑞敏,但,2012年,任正非的个人财富,在《福布斯》(Fobes)富豪排行榜上,在中国富豪间只能排到82名,他只拥有华为1.4%的股份,其它都分给了员工,他的个人身价,约为10亿美元,放在2012年的中国台湾富豪榜上,任正非只能排24名,这位中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财富排名还在宸鸿董事长江朝瑞之后。
 
  他塑造华为的狼文化,但却不贪婪。他让华为成为全中国化的企业,却低调谨慎,一直强调的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如今,让任正非头疼的或许不是他自己财富的下降,而是华为在美国被“封杀”。10月12日,在《福布斯》发布的2012年中国富豪榜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CEO任正非以29.9亿元的财富排名第393位,其财富比2011年下降几乎一半。
 
  就在四天前,美国众议院院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美国电信运营商不应和华为、中兴两家公司进行合作,因为他们“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数据显示,华为虽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抢占先机,但在美国这个电信设备支出占25%的大市场却表现不尽如人意。过去五年,华为在美国投资了约5亿美元,但这并没有使其拿到想象中的大型合同订单。
 
  尽管美国内部对这项裁决存在争议,但从目前情势分析,在短期内华为很难从“封杀”事件中翻盘。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封杀”华为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华为还不是上市公司。尽管华为有相对透明的财务报告,但是其产权结构、收入渠道、风险因素、有无政府支持等信息不太透明。
 
  此时此刻,上市也许会被任正非纳入公司战略调整中来,而这也将预示着任正非事业的一次重要转向。
 
  对于上市问题,任正非早就说过,“我们不是不上市,而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于华为而言,上市的确至关重要,但什么时候上市、如何上市需要等待一个好的时机。
 
  被美国“封杀”可能正是一个这样的时机。华为寻求海外上市的目的不仅是筹资,同时也是为了消除批评者们的质疑,使公司更加透明化、管理协调程序化。
 
  事实上,华为高管与董事会已经对华为IPO事宜进行过多次激辩。这些辩论所得出的一个有利结论是,上市也是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华为的一个重要举措。不过,华为还没有终确定将披露这些信息。
 
  但无论如何,上市是必然的。一位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去年年初,华为在遭到奥巴马政府反对而放弃在美国的一项小型收购交易后,开始接触投资银行,咨询上市事宜。
 
  如果华为上市成真,华为借此可以解决两个问题:除了可以缓解一直以来美国就国家安全问题对其的经济制裁,还能够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透明度,并帮助它在海外赢得更多合同。
 
  然而,上市却可能致使任正非失去对华为的控制权。任正非曾经表示,“华为上市的那天,就是我退休的那天。”华为在创办的初期,因民营企业身份融资困难,为了吸引人才,任正非大量稀释了自己的股份搞员工持股。
 
  如果华为上市,就会产生成千上万名千万或亿万级富翁,绑上黄金的雄鹰还能在天空翱翔吗?但与此同时,任正非的股份可能很低,如果上市,就可能失去控制权。任正非到底会如何选择,作为旁观者只能拭目以待。
 
  四、蒂姆•库克      身份介绍
 
  蒂姆•库克,苹果现任执行官。库克是个工作狂人,至今单身。曾在IBM供职12年,负责PC部门在北美和拉美的制造和分销运作。1998年年初,库克进入苹果,任副总裁,主管苹果的电脑制造业务。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
 
  事迹回顾
 
  2011年8月24日,苹果前任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辞职。如今一年已过,苹果变得更强。其股价已从去年的每股372.12美元升至663.22美元,同时苹果也击败微软成为史上有价值公司,其市场价值8月已达6235亿美元。
 
  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在一年里推出了配备Retina高清显示屏的MacBookPro、新一代MacBookAir、iPhone4S、NewiPad以及下一代Mac桌面操作系统OSXMountainLion(美洲狮)、iPhone5、iOS6和iPadMini,可能还有苹果电视。毫无疑问,苹果未来还将继续表现优异。
 
  乔布斯刚离开时,外界曾对于没有教主的未来表示质疑,认为苹果可能迷失方向。但Gartner分析师迈克尔•加腾伯格(MichaelGartenberg)却认为“这是乔布斯时代的结束,但苹果比乔布斯更重要”。加腾伯格当时也“极力推荐”苹果董事任命库克为乔布斯继任人。库克曾在乔布斯多次生病离开期间有效的接替其工作。
 
  库克刚接任苹果CEO时,外界普遍认为库克将面临艰巨的任务。现在一年已过,正是检验库克成功与失败的好时机。库克现年51岁,与1997年乔布斯回归后加入苹果公司,之前在IBM与康柏工作过。2007年库克被任命为苹果营运官。2004年乔布斯次病假离开时,库克接替其工作,也就是在那是库克开始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苹果iPhone5的发布被消费者和专家认定为缺乏创新,一向作为先锋部队的水货市场或将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而国内三大运营商虽然纷纷表示跟进,但相比上一代iPhone的热抢,此次也会冷静许多。库克时代的苹果已处在吃尽乔布斯的老本或是继续创新的十字路口。
 
五、柳传志      身份介绍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投资家,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曾任总经理、总裁。
 
  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并出任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佳商业人士”。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及顾问。
 
  事迹回顾
 
  他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但他不是的。
 
  他承认在公司进入战略变革期时,他也会有看不清的时候;他说非常佩服任正非,因为在技术攻坚中“他敢往上走”,而自己不行。不论是自创的管理三要素理论还是收购IBMPC之后形成的复盘方法论,都透着稳中求进的特点。在他看来,求稳的策略,适合他的性格,也适合中国的环境;而管理思想和决策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夸张的跃进。
 
  2011年,稳健的联想集团连续16年占据了中国PC市场的宝座,并超越美国戴尔电脑成为第二大厂商。作为联想集团母公司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当年总资产也首度超过1500亿元。
 
  “联想是我的命!”当年联想集团陷入亏损困境时,柳传志再次出山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如今这位68岁的中国企业“教父级”人物,在带领联想集团走出困境、目前近乎登顶大PC厂商之后,几乎把精力全部放在了联想控股身上。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推到资本市场上。对柳传志而言,这将是他人生创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六、史蒂夫•鲍尔默      身份介绍
 
  史蒂夫•鲍尔默,现任的个人及商务软件开发商--微软公司的执行官。鲍尔默先生于1980年加盟微软,他是比尔•盖茨聘用的位商务经理。
 
  史蒂夫•鲍尔默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易于激动”。激动的时候,鲍尔默习惯于把任何东西都强调三遍,他是天生的销售明星和演说家,一站上演讲台就会有难以抑制的澎湃活力。鲍尔默在底特律长大,他父亲曾任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事迹回顾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杂志《名利场》(VanityFair)上周发表评论文章称,微软经历“迷失十年”(lostdecade)的罪魁祸首是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极差的领导才能,并毫不忌讳的批评其错误收购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的行为使公司账面减记63亿美元。在近接受《福布斯》杂志专访时,鲍尔默对《名利场》的这篇文章进行了反驳,并矢口否认微软曾经历过所谓“迷失的十年”。
 
  “对我来说,这根本不是微软迷失的十年!我的意思是,衡量这一结论的终标准还是要看用户的感受。除了投资者、盈亏状况等数据指标外,还必须要以用户的观点作为判断的依据。目前,微软在范围内拥有13亿PC用户。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曾认为一年都不可能卖出1亿台PC,但现在呢?仅仅今年的PC销量就达到了3.75亿台。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迷失十年’?”
 
  随后,鲍尔默还提到了微软的股价变动。微软股价近十年一直在20、30美元左右徘徊,但此前曾一度飙升至60美元。鲍尔默对此表示:“股市一直有着自己的一套衡量指标,有时是熊市,有时是牛市。”
 
  对于Windows8、Office15、Surface、WindowsPhone和Xbox等产品,鲍尔默则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他说:“微软可以做的是关注的产品,Windows8、Office15、Surface、PPI技术和Skype都在此之列,我们将把Skype与必应、WindowsPhone和Xbox整合在一起。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推出了一些令人振奋的产品,并因此获得了盈利,这终将转化为我们对股东的回报。”
 
  此外,鲍尔默还试图为微软低迷的股价作出解释并借机推销公司新产品,但他始终没有提及“员工排序”(stackingranking)一词。在“员工排序”这一系统中,每个部门都要将特定比例的员工归入、、普通和糟糕四大类别,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软员工的创新能力。
 
  一位微软前软件工程师曾透露:“如果你隶属于微软一个10人团队中,在就职天就会发现,无论大家表现多么优异,总有2个人会得到好评,7个人得到中评,1个人得到差评,那你势必会把精力放在内斗上,而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外部竞争。”《名利场》此前曾援引微软员工的话称,这已成为微软公司内部“具破坏性的制度”。
 
  “微软迷茫十年”原文作者库特•爱琴沃尔德(KurtEichenwald)则表示,这一制度迫使很多员工离职,严重阻碍了微软的创新能力。
 
七、史蒂芬•埃洛普      身份介绍
 
  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1963年12月31日-),现任诺基亚公司执行官。他于1963年生于加拿大,是诺基亚历史上个非芬兰本国的执行官。
 
  事迹回顾
 
  很多人认为是埃洛普这位CEO把诺基亚带到了沟里,已陷入“死亡螺旋”:49岁的加拿大人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他无力挽救诺基亚,这家公司的情况日渐糟糕。当他来到诺基亚的时候,公司仍在盈利,是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而现在,连续六个季度公司都陷入亏损,它已经完全在竞争中失掉了主角身份。那么,问题就是,这位执行官什么时候将会离开?
 
  前诺基亚管理人员、移动行业分析师TomiAhonen不是个向埃洛普提出尖锐批评的人。他近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将诺基亚的进一步没落归结到“埃洛普效应”上,他称“埃洛普是所有行业里差劲的CEO”,他为公司设定的以功能手机、Symbian手机和WindowsPhone手机为支柱的战略已经完全失败,他应该立刻被董事会解雇。
 
  几个月前,硅谷人士、前苹果公司高管Jean-LouisGassée就已经提出了类似建议,他认为诺基亚现在已经不需要埃洛普。他表示两年前诺基亚曾向他咨询过关于公司发展的问题,而他给出的建议是,解雇当时的CEO康培凯,放弃Symbian发展Android设备。
 
  不过接替康培凯的埃洛普终选择了微软。现在,与微软的合作已经超过18个月。在近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诺基亚的净亏损达到9.69亿欧元,净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9%。
 
  一切都被弄得一团糟,诺基亚已被甩到身后—三星在去年第三季度超越诺基亚成为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到今年季度手机整体出货量已经成为。还有占据手机行业70%利润的苹果公司,iPhone5在面市的个周末卖掉了500万部,比诺基亚Lumia手机整个第二季度的销量还要高。
 
  与微软的合作更是令人感到尴尬的部分。现在这个时候,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正在为Windows8系统的发布而忙碌,而此前媒体报道微软正打算自己制作Surface手机,是的,它们已经做出了Surface平板电脑。
 
  所有人都看到了诺基亚在微软眼中越来越不重要的事实。在10月29日微软WindowsPhone8正式发布会的邀请函中,海报里的手机打着HTC的Logo。
 
  八、王雪红      身份介绍
 
  王雪红,现任中国台湾威盛董事长、月诺传媒董事长、宏达董事长、建达董事长、全达董事长,及香港TVB非执行董事与月诺多家企业董事。
 
  事迹回顾
 
  “我们应该可以苹果。”HTC(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曾这样自信地说,她被业内人士称作“女版乔布斯”。《纽约时报》称她为“科技界有权势的女人”。
 
  2011年5月,王雪红被人发现和老公陈文琦逛加州苹果商店,并购买MacBookAir、AppleTV、iPad2等一大批苹果产品。休养中的乔布斯得知这项信息后,主动致电苹果公司营销部门询问真实性,在得到确认后,乔布斯很高兴,他表示非常乐意看到竞争对手光临和消费。
 
  而HTC在微软与谷歌之间成功地形成“脚踩两条船”的局面,不同的产品线分别采用了微软与谷歌的系统。
 
  谷歌对推广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有战略预谋的,决心也很大,它为此不惜与乔布斯决裂,并扶持iPhone的竞争对手,HTC成为谷歌重点扶持对象。
 
  安卓手机阵营给苹果带去了巨大的压力,乔布斯决定反击。由于谷歌势力太强大,乔布斯突破口选定在采用谷歌操作系统的HTC。
 
  2010年3月,苹果起诉HTC侵权,乔布斯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可以坐视竞争对手剽窃我们的发明,也可以采取相应对策。我们已经决定对此采取措施。苹果认为竞争应当是健康的,但竞争对手应该采用自己的原创技术,而不是盗窃我们的技术。”
 
  乔布斯去世后,苹果继承了其遗志,对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继续追杀。
 
  2011年12月12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宏达电董事长王雪红当选,但没有到现场领奖。代替夫人到现场领奖的陈文琦称王雪红不能到场,是因为在积极应对诉讼。陈文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暗指苹果侵权,他表示:“我们一直有一个中国人的科技梦,我们相信中国人的智慧一定可以给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人的自主创新一定能够得到上更多应有的肯定。实际上我们面对的是,有时候明明是我们先做的,人家说我们抄袭他的;明明是我们发明的,人家用了而且不认账。”
 
九、董明珠      身份介绍
 
  董明珠,现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1975年参加工作,1990年进入当时还叫海利的格力,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世界具影响力的华裔女企业家”、“商界女强人50强”等称号。
 
  事迹回顾
 
  董明珠,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大家都敬畏她,她知道。“但我们还是那么崇拜她。”一位员工说,“她在电梯里和我说一句话,我要兴奋一个月!”
 
  在格力,董明珠的无私和公正赢得了持久的和拥戴。在她的下属当中,她拥有一种的力量,这是群众对于天然的膜拜。他们敬畏她,支持她,重要的是,他们追随她。
 
  在董明珠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幅字:“献身企业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杰”。这是她收到的生日礼物。
 
  是的,她准备将此生奉献给格力——中国的上市公司。
 
  在董明珠履新董事长接近100天的时候,8月24日,格力电器正式发布了一份漂亮的上半年业绩报告,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30%。格力电器对外表示,今年完成1000亿的目标,应该没有悬念。
 
  如若完成,格力将成为家突破千亿的中国专业化白电企业—过去21年来,它只生产一种产品,就是空调。仅凭此,它的规模已超过许多在1990年代风云一时中国的家电巨头,与海尔、美的比肩。而且,从现阶段来看,格力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态势均优于其他多元化经营的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时刻。5月25日,原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创始人朱江洪退休,董明珠接任,并身兼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这场交接权杖的过程颇具戏剧性:来自格力电器大股东珠海国资委派出的董事候选人选却被中小股东否决。
 
  风波之后,格力电器正式由“朱董配”进入董明珠的独角戏时代。她的新雄心是,格力要在下一五年时期,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这与2010年美的提出十二五计划“再造一个美的战略”(即2000亿元),如出一辙。但美的电器的收入今年却开始下滑,格力能破解这个千亿诅咒吗?
 
  十、张瑞敏      身份介绍
 
  张瑞敏,现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事迹回顾
 
  27年前,张瑞敏举起铁锤砸掉76台不合格冰箱的壮举成就了海尔日后的辉煌。今天,他再一次举起铁锤,他要砸掉的东西无人敢碰。
 
  星期六并不是海尔集团的工作日,但是,近一段时间,每个星期六的上午,都是管理层开干部会的时间。这可不是走过场的干部会,身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张瑞敏手里那把无形的铁锤总会在这个时候抡起来,而且,不留情面。
 
  张瑞敏想砸掉的是职务酬,而且是管理层的职务酬。他的铁锤遇到的阻力可以想象有多大。张瑞敏并不避讳这一点,“做着做着又回来了,做着做着又回来了。”张瑞敏说:“简单说我觉得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不停地在试错,这个太麻烦。”这个大麻烦不是现在才困扰张瑞敏的,而是有很多年了。
 
  这么多年,张瑞敏担心的就是海尔患上“大企业病”。在他看来,大企业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内部阶层固化了”。而他想要的,是一个“灵敏”并且“充满活力”的海尔,“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去负责”,并且,永远如此。“企业不可行的,就是像政府一样,由上级来任免下级,这是可怕的。现在,我们等于是市场在任免。”张瑞敏说:“我认为从本质上来讲,这个模式是一定会行的。”
 
  虽然张瑞敏的铁锤有无情的一面,但他的“人单合一”模式也受到很多员工的欢迎。可是,让他觉得困难的是,“一年以前我们做好的,可是现在又回潮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于组织结构已经一层层有点固化了,现在一下子把它打破,大家从理智和潜意识当中是抗拒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