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17项大气防治技术入选《技术汇编》

—— 17项大气防治技术入选《汇编》

行业聚焦点 2014年03月10日 14:45:01来源:仪器信息网 6358
摘要近日,为积极有效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在组织实施《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和专家,对“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计划中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筛选评估,编制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

  
  区域敏感源筛选识别技术
  
  项目在前期承担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城市生命体能源代谢与大气污染互动机理研究”(课题编号:2005CB724201)、北京市科委绿色奥运重大项目“区域源排放清单及校验”(课题编号:HB200504-3)、863计划课题“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关键污染物的来源识别技术”(课题编号:2006AA06A305)等支持下,采用气象流场诊断分析与环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区域污染诊断识别、敏感源筛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发了气象-轨迹耦合模式(MM5-HYSPLIT)与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污染物输送轨迹聚类分析技术,可确定影响目标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输送路径及出现频率。基于MM5-CAMQ耦合模式系统建立了污染物输送通道通量梯度识别技术,可确定区域典型污染输送通道易出现的方位、时段,对输送通道进行自动识别并实现输送通道的三维立体输出。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唐山、广州等多个地区进行了示范应用,并计划在全国其他城市进行进一步推广。
  
  空气质量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资助下,我国在自主模式研发、大气化学资料同化技术、模式共性技术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构建了上空气质量多模式集成业务预报系统。该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为核心,集成优插值及集合卡尔曼滤波等大气化学资料同化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化学反应模拟技术、污染源识别与追踪等多项共性技术,结合美国的CMAQ和CAMx模式,构建了适合我国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该系统可提供3天短期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精细预报和7天的趋势预报,短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小于30%;系统可长时间稳定运行,预报时效小于8小时,自动化率100%。该系统可适用于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模拟、预报和预警。该系统整个投资为1200万元,根据设备功耗情况,电、管理仍诵蟹延迷嘉?30万元/年,年保修、维修费用约50万元。
  
  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决策评估技术
  
  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决策的基础。项目在863计划课题(2009AA06Z304)和多个城市(例如北京、澳门等)环保局科研课题的支撑下,开发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特点的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课题开发的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和城市机动车排放综合控制决策平台两项模型采用当前先进的软件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软件图形用户界面友好。是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和相关学术机构研究人员用于城市机动车排放决策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其他城市机动车控制中用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课题组开发的相关模型在北京、广州、澳门、南京等大城市进行了示范应用,效果非常好,并计划在西宁、乌鲁木齐、大连等其他城市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多源卫星遥感大气污染综合监测技术
  

  在国家科技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863计划重大项目“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资助下,我国自主研发创建了环境空气质量多源卫星遥感模型与算法,突破了我国重污染环境卫星遥感反演雾霾、气溶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等环境空气质量参数的核心技术,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在上建立了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环境空气质量卫星监测业务系统,形成了针对国内外主流卫星的气溶胶、灰霾、PM2.5、NO2,SO2等46种国家急需的遥感产品快速生产能力,创建了环境空气质量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发展了“多星接收-定量反演-专题制作-简报分析”大气环境卫星监测业务化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在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监测领域的空白。本技术可提供灰霾和晴空气溶胶光学厚度,PM10和PM2.5浓度、SO2、NO2、CO、CH4的分子柱浓度等参数的空间分布,工程总投资约600万元。运行费用根据设备功耗情况,电、管理等运行费用约为50万元/年,年保修、维修费用约50万元。广东环境监测中心和环保部环境卫星中心等环保部门已将本项目中的大气遥感监测系统作为区域污染监测的基本手段。
  
  环境空气监测代表性的印痕分析技术
  
  印痕分析技术为环境监测结果提供详细的时空代表性信息,为监测站网优化、污染来源分析、源反演、观测实验设计等提供技术手段。项目在科技部863计划课题(2006AA06A306)和北京等城市环保局科研课题的支撑下,开发了实用的印痕分析模型。该技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为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拟方法和印痕分析方法。大气污染印痕分析技术可有效识别区域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为深入了解区域污染成因和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于2006年启动,2011年通过验收。本课题投资约40万元。印痕分析技术对珠三角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网站的建设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该区域进行的大型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对宁波地区监测网站的布局完善也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大气PM2.5水溶性污染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在线监测系统
  
  项目针对我国大气气态有机物监测的关键问题,在863计划“大气复合污染关键气态污染物的快速在线监测技术”课题(No.2006AA06A301)的支持下,开发了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国内环境应用的大气PM2.5水溶性污染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的在线测量仪器(GAC-IC系统),自主研发了表面磨砂的旋转环形湿式扩散管和冷凝式旋风撞击的气溶胶捕集装置,在自主开发的软件和硬件的控制下,实现了自动连续观测,数据同步传输等功能,该仪器价格便宜,使用成本低,便于维护。本项目自2013年开始,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多台产品化在线仪器已经分别在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评估、北京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及东亚地区大气污染物跨界输送等项目中进行了示范和应用。
  
  过氧酰基硝酸酯类(PANs)化合物快速在线监测系统
  
  在863计划“大气复合污染关键气态污染物的快速在线监测技术”课题(No.2006AA06A301)的支持下,我国自主设计开发了大气中PANs快速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中还包括自主设计研发的在线零气生成和在线标定系统,使用一氧化氮与丙酮在线合成标气,取代了以往仪器中使用的液态标气,降低了仪器使用成本,使得该系统更适用于野外观测以及环境监测站长期监测;且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利于使用、维护和推广。该系统采用气相色谱法(GC-ECD)检测大气中过氧酰基硝酸酯类化合物PANs的一体化在线测量技术及设备。本项目自2013年开始,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多台在线仪器已经分别在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评估、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评估、北京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等项目中进行了示范和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