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其他因素有哪些

时间:2012-11-12阅读:212
分享: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为特异性结合阶段,此阶段反应迅速,在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完成,但无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此阶段易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电解质
抗原和抗体分别有对应的极性基团,能相互吸附并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电解质的存在可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失去电荷而凝聚,出现可见反应。故免疫学试验中多采用生理盐水稀释抗原或抗体。
2.酸碱度

抗原—抗体反应适pH值范围是6—8。超出此范围可影响抗原、抗体的理化性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3.温度

适当的温度可增加抗原与抗体分子碰撞的机会,加快二者结合的速度。抗体抗原反应的适温度为37℃。

根据抗原的性质、结合反应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成分因素,可将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采用标记物的抗原—抗体反应等。近年来随着免疫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各种现代*在免疫学中的应用,使免疫学技术建立了许多微量、快速、特异、灵敏并能进行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的新方法。
 

http://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