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特商贸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ELISA的基本原理、应用及方法和类型

时间:2015/6/18阅读:1319
分享: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条: 
    1)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
    2)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 
    3)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验结果。

    ELISA法是免疫诊断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根据已经使用的结果,认为ELISA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不仅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查,而且由于一天之内可以检查几百甚至上千份标本,因此,也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抗体,而且也可用于测定体液中的循环抗原,所以也是一种早期诊断的良好方法。因此ELISA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可概括四个方面: 1、免疫酶染色各种细胞内成份的定位。 2、研究抗酶抗体的合成。 3、显现微量的免疫沉淀反应。 4、定量检测体液中抗原或抗体成份。

    方法一 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
  1. 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隔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简称洗涤,下同)。 
  2. 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然后洗涤。(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 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 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 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方法二 用于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 
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110μgml 每孔加0.1ml4℃隔夜。次日洗涤3次。 
 
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未知抗体)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37℃孵育1小时,洗涤。(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 
 
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0.1ml37℃孵育30-60分钟,洗涤,zui后一遍用DDW洗涤。 
 
其余步骤同“双抗体夹心法"的456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