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应用设计>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基于ATMEGA16的无弧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2013年03月05日 16:02  
  摘要:文章针对传统变流接触器分合阐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对触头侵蚀的问题,提出了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全新的控制方法。该接触器以传统交流接触器为主体,实现三相电路的灵活控制,在主电路中每相触头并联一个单向晶闸管,以此来实现接触器在吸合和分断过程中的无弧控制,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电寿命。并且将智能结构的理念带入了传统交流接触器中,采用ATMEGA1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使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集数据采集,故障诊断与一体,实现了交流接触器状态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无弧;智能控制系统;脉冲宽度调制
  
  引言
  
  传统交流接触器在分断电路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电弧不仅造成触头磨损,降低了接触器的电寿命;同时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多由交流电控制,不仅产生很大的交流噪声,而且线圈功耗特别大。本文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及灭弧系统提出了一种简易、可靠的解决方案。根据国内外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研究总结,本文采用了无触点分断方案,简单来讲就是在接触器触头两端分别并联一个单相晶闸管,使其在接触器分合闸过程中起到分流作用进而达到无弧分合闸的目的。同时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励磁线圈采用交流励磁功耗大的缺陷提出了直流稳压激磁、直流小电压保持方案,不仅可以保证触头稳定闭合,而且还可以减小接触器二次弹跳几率及线圈功耗,提高其使用寿命。
  
  同时,随着计算机、单片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本文除了对传统交流接触器激磁系统及触头灭弧系统加以改进外,还引入了智能结构的思想,将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集于一体,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及数据处理,对接触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判断,提高了接触器的实时性。同时还会对接触器各相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与判断,从而能准确地对接触器的运行状态及故障实现实时检测。
  
  1、系统总体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将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与电力电子器件相结合,对接触器触头系统进行改进,具体改进方法如图1所示。同时实现励磁线圈电压自动控制、运行状态在线自动监测、实时故障自诊断及故障定位。采用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相应传感器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进而对接触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准确的判断。系统县体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
  
  图2中KM为普通交流接触器,选择工作场合为工频50Hz,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通过对负载各相电压的监测判断,即可知道系统是否处于过压、欠压及缺相(由缺相保护电路检测)运行。若发现负载正在缺相运行,可立即封锁PWM号,使系统停止运行并给出故障信息。若系统处于欠压状态可以给出故障报警和实际电压值,根据检测的三相电压值计算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若在运行范围内即不影响正常工作时,负载保持运行状态;当三相不平衡度超过限定值则停止系统运行进行故障检修,并给出报警信号。
  
  1.1无弧通断工作原理
  
  1.1.1接触器吸合过程导通区域分析
  
  根据图1所示主电路接线方式的分析,只有SCR1承受正向电压,SCR2承受正向电压,SCR3承受负向电压时才能保证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闭合基础条件(即Uscr1>0,User2>0,Usor3<0),使其在共同导通区域内完成触发操作,从而保证三相触点在共同导通区域内无弧吸合。
  
  针对图3所示,当系统接到吸合信号时,开始对接触器线圈进行激磁操作,而后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A相电压的左侧过零点,这之后SCR1便进入了导通区域,延时3.33ms后SCR3进入导通区域,再延时3.33ms后SCR2进入导通区域,从而可以在图中找到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导通条件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以在阴影区域同时触发三个晶闸管,从而接触器可以实现无弧吸合。
  
  1.1.2接触器分断过程导通区域分析
  
  接触器吸持过程中触头接触电阻很小,故触头两端电压很低,从而晶阿管两端电压很低。由此接触器分断过程以主回路电流为判断依据,如图4所示,分析如下。
  
  针对图4所示,当系统接到分断信号时,首先切断保持电源,而后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A相电流的左零点,这之后SCR1便进入导通区域,延时3.33ms后SCR3进入导通区域,再延时3.33ms后SCR2进入导通区域,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在图中找到三个晶闸管同时满足导通条件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此可以在该区域给晶闸管触发信号使接触器完成分断过程,实现无弧分断控制。
  
  1.2接触器线圈激磁系统工作原理
  
  目前,传统交流接触器一般采用交流吸合、交流吸持和随机分断的方式。实验得知,无论是380V线圈还是220V线圈,只要加上不低于160V的直流电压,接触器均能可靠吸合,并且减少二次弹跳几率,稳定吸合时只要维持电压不低于15V,就可以稳定保持吸合状态。而且采用直流运行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交流接触器的噪声和振动,大大降低能耗,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实验发现,当对接触器线圈采用240V激磁电压、24V保持电压策略时,接触器不仅可以可靠闭合,触头碰撞回跳时间也很短。所以智能交流接触器采用了稳压直流可控激磁、低压直流保持的电磁系统智能化操作方案。
  
  本实验在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基础上,对其控制回路采用智能化控制,通过对施加在接触器线圈两端的电压进行PWM控制及自适应调节,实现了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在宽电压范围(AC240V~380V)内均能高品质可靠稳定工作,同时还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波动过大引起接触器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激磁系统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
  
  由图5所示电路产生接触器激磁电压240V和保持电压24V。在此我们先讨论输出240V的情况。交流输入电压经整流电路整流后通过电力电子器件IGBT施加到接触器激磁线圈上,微控制器根据测量电路检测输入电压大小,由PWM模块产生适当频率及占空比的脉冲触发IGBT,控制IGBT的导通与截止,zui后得到直流激磁电压240V加到接触器线圈两端。系统还具有线圈电压检测电路,若线圈电压高于240V,则按一定比例减小PWM占空比,同样,若线圈电压低于240V,则按一定比例增大PWM占空比,保证了接触器的稳定吸合。zui后,在接触器激磁结束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快速调节占空比以产生保持所需要的24V直流小电压,从而接触器实现节能、无噪声吸合。
  
  图6给出了PWM脉冲调制电路原理图,输入电压经整流电路后,通过IGBT开关管加在接触器线圈两端,由ATMEGA16单片机内都调制产生的PWM脉冲通过右端PWM输入,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光耦导通,R2上有电流流过,场效应管VT1截止,VT2导通,IGBT正偏而导通;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光耦截止,R2上无电流流过,场效应管VT1导通,VT3管导通,-5V电压经R4加在IGBT栅射极之间,使IGBT迅速关断。从而控制了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大小。图中二极管VD为接触器线圈提供续流通道。
  
  2、软件控制流程
  
  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的软件控剃流程图如图7所示,系统上电后,单片机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此时单片机若接到吸合按键中断信息便进入吸合程序。根据1.2小节介绍的直流激磁方案对线圈进行激磁,交流接触器进入吸合阶段。根据1.1小节介绍,判断A相主电路电压过零点,找到晶闸管共同的导通区域,触发触头两端的单向晶闸管,使触头在晶闸管共同导通区域内无弧吸合。此时24V直流保持电压已经加在线圈两端,以保证接触器低能耗运行。
  
  若单片机接到分断按键中断信息,通过PWM调制电路调节占空比为零即中断对线圈供电,接触器进入分断流程。随后单片机通过电流采样电路,对A相主电路电流过零点进行检测,找到三个晶闸管共同导通区域后,触发晶闸管导通。从而使接触器无弧分断。
  
  3、上位机软件设计
  
  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具有通信功能,并支持PC机远程控制,为了实现接触器状态显示即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了上位机部分,用户可以方便地监控接触器实时运行状态。本系统上位机部分采用Labview2011软件设计,主界面包括显示部分和控制部分。其中主界面如图8所示。
  
  主界面主要包含信息查询部分、接触器控制部分、操作提示和通信状态显示。其中查询部分可以查询主电路电压、电流;同时还可以图形显示电弧电流波形和电压波形。接触器控制部分可以控制交流接触器分合闸;状态显示主要包含通信状态正常与否以及触头状态是否正常。经过实验室实验测试,本系统所设计的上位机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可以与接触器正确无误通信并完成相应操作。
  
  4、结语
  
  以ATMEGA16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的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控制系统是对传统交流接触器的改造,仅在触头两端并联一个单向晶闸管,便可实现无弧控制。同时此系统还采用PWM技术自适应调节激磁线圈电压,使接触器在很宽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AC240V~380V)内均能高品质可靠稳定工作,同时实现节能、无噪声运行。使其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可控制,可通信等优点。故此系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