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产品工作服质量要求
2020-12-25标签:防静电产品
在电子厂、微电子、医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除了借助防静电产品设备来消除静电外,还应从工作着装上注意对静电的防护和控制,比如,穿戴防静电产品衣帽、鞋袜,佩戴防静电产品手套及防静电产品腕带等。
防静电产品工作服是为了防止人身静电积聚,用防静电产品织物为面料缝制而成的特种工服,广泛应用于静电敏感场所,以及火灾、爆炸容易发生的危险场所。因此,防静电产品工服的性能必须有一定的保证,那么什么样的防静电产品服装才是符合标准的呢?
首先看的就是防护效果。防静电产品服的防护功能是防静电产品耗材中的重要部分,它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所以在购买防静电产品服的同时应该让厂家出示一份相应的检测报告,以证明其具备防静电产品等防护功能。
除了防静电产品服本身的材质性能外,人们对于防静电产品服的工艺质量也有很高的标准。
1、接缝。相比普通服装,防静电产品服的制作工艺会更加严格,对于接缝处的要求是包边接缝,不允许裸露毛线、毛边等,这就要求工人在制作过程中仔细认真,避免出错。
2、尺码。防静电产品服的尺码应当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每种款式的衣服都应该设置多个尺码以便工人进行选择。有些厂家怕麻烦,一般会选择均码,那么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使工人穿着不便,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产品质量。
3、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制作防静电产品服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严格把好这最后一道关防静电产品服才能视为标准。
防静电产品服装的制作流程相当繁琐,每一步骤都关系重大,只有制作出符合标准的防静电产品服,才能让使用者穿着舒适,生产出的产品才能符合标准。
上一篇:如何选择合适的防静电产品手套!
下一篇:防静电产品劳保服的特点有哪些?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 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 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资讯
最新产品\ NEW PRODUCT
-
LD-JF20半导体器件静电放电发生器是一种在性能上IEC61000-4-2和GB/T17626.2标准要求的测试仪。其最大静电放电电压可以达到20kV,足以覆盖标准中最严酷等级的静电电压要求(第4级气隙放电的静电电压要求为15kV),同时适用于更多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新标准的要求。所以ESD-0230C仪器可用于绝大多数电气与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试验,而且可以保证试验的可比性和再现性。
-
LD-JF20静电放电发生器是一种在性能上IEC61000-4-2和GB/T17626.2标准要求的测试仪。其最大静电放电电压可以达到20kV,足以覆盖标准中最严酷等级的静电电压要求(第4级气隙放电的静电电压要求为15kV),同时适用于更多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新标准的要求。所以ESD-0230C仪器可用于绝大多数电气与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试验,而且可以保证试验的可比性和再现性。
-
RAVARINI高压发生器、RAVARINI静电涂油机、RAVARINI高压喷流器、RAVARINI镀锡板线、RAVARINI纵剪线、RAVARINI工业涂装
-
GGD型交流低压配电柜是根据广大电力用户及设计部
门 的要求,本着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设计的
新型低压配电柜。产品具有分断能力高,动热稳定性好,
电气方案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 、实用性强,结构新
颖、防护等级高等特点。 -
RAVARIT静电涂油机、RAYARINI高压发生器。RAVARINI高压喷流器、RAVARINI镀锡板线、RAVARINI纵剪线、RAVARINI工业涂装
-
德国Eltex静电消除器R51A/E2160深度效果好
与大多数放电技术相比,VARIO 放电棒 blueBAR R50 能产生更高的主动放电能力 -
德国Eltex静电发生器PCSC/XN3SEXMX000工作原理
静电发生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实验室实验以及静电除尘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德国Eltex静电消除器ES60/S20AXX可实现较高负载能力
简单、可靠的变压器可实现大功率输入 -
德国Eltex静电消除器ES60/S2PAXX可实现大功率输入
静电消除器的作用是通过释放电荷来中和或平衡物体表面的静电,从而防止静电积聚和静电放电造成的问题 -
德国Eltex于1953年在瑞士成立,1963年在德国由Hans Grunenfelder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