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溶气气浮机产品新闻 设计依据以及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26日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甲方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
6其它规范及标准。
设计原则:
设计选用目前常用的平流式气浮池,废水经配水井进入气浮接触区,通过导流板实现降速,稳定水流。然后废水与来自溶气开释器释出的溶气水相混合,此时水中的絮粒和微气泡相互碰撞粘附,形成带气絮粒而上浮,并在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排出。净水则由穿孔集水管汇集至集水槽后出流。部分净水经过回流水泵加压后进溶气罐,在罐内与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互接触溶解,饱和溶气水从罐底通过管道输向开释器。
本设计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国内外应用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在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目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溶进的气体经骤然减压开释,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便于治理、维护; 特别是部分回流式,处理效果明显、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约能耗。
河北/石家庄溶气气浮机产品新闻 气浮原理
经过予处理后的污水流入装有涡凹曝气机的小型充气段,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与曝气机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曝气机将水面上的空气通过抽风管道转移到水下。曝气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输送管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转动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曝气机输入水中,*真空,微气泡随之产生并螺旋型地上升到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溶入水中。
由于气水混合物和液体之间密度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SS带到水面。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SS上,到达水面后SS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浮在水面上的SS间断地被链条刮泥机清除。刮泥机沿着整个液面运动,并将SS从气浮槽的进口端推到出口端的污泥排放管道中。污泥排放管道里有水平的螺旋推进器,将所收集的污泥送入集泥池中。净化后的污水流入溢流槽再自流至生化处理部分。
气浮净化处理操作程序:
(1)运行:
①予先配制好混凝剂,并加入到投药箱中。
②启动空压机,打开阀门将压缩空气输入到溶气罐。
③待溶气罐内压力达到0.15~0.20Mpa时启动溶气泵,缓缓打开阀门将清水输入溶气罐进行溶气。
④待溶气罐内水位达到玻璃液位管1/3时,压力达到 0.3~0.4Mpa时,打开溶气阀门将经溶气的水输入气浮槽(*次使用时气浮槽内应存满清水)。
⑤调节溶气罐上安全阀,使溶气罐内压力保持在0.3~0.4Mpa,调整溶气水量使溶气罐内液位稳定在玻璃液位计1/3~2/3位置。
⑥待溶气水正常释放15~25分钟后,打开投药箱阀门,启动污水泵(或放污水进入气浮池),根据污水浓度调节混凝剂的投加两,同时调整污水流量进行气浮处理。
⑦调节气浮池中液位调节器,使气浮池内水位保持在出渣口以下2cm左右,即开始气浮池正常运行。
配药及加药系统操作规程
1、配药及加药系统的功能:
主要为气浮反应及污泥调理提供所需混凝药剂,以强化反应效果,提高处理效率。
2、操作步骤:
(1)PAC(聚合氯化铝)药剂的配制与投加
①先将自来水放入PAC药剂箱2/3处,开启PAC搅拌机,同时将所需PAC均匀加入箱内,一边搅拌一边继续加水,至药箱4/5位置后停止加水,继续搅拌30min后即可投加;PAC溶药的质量比可控制在3-5%左右,以保证反应效果稳定、连续。
②打开PAC加药泵出口回流阀,以防止远端加药点阀门意外关闭对泵的损坏;同时打开加药泵出口加药阀,再开启PAC加药泵进行药剂投加,药剂投加由现场反应效果来调节控制;
③停止加药:当整个PAC加药点(主要是气浮反应区)需停机时,按下PAC加药泵停止按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