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
HDDL-V带电电缆识别仪在电力电缆架设、迁移、维护以及故障处理中用来判别一束电缆中欲寻找的一根特定的电缆;具有判别电缆准确、快速、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它是电缆施工及维护工作中*的检测仪器。
二、主要特点
HDDL-V带电电缆识别仪由电缆识别发射机,电缆识别接收机、发射卡钳和接收卡钳及输出信号连接线组成。它具有大功率电流脉冲输出;现场接收信号特征清晰,轻便灵活,灵敏度高,能有效抑制现场工频干扰;判断准确、快速;保护电路可靠,不怕输出短路;大钳口ф125适合各种截面积的动力电缆;内部具有大功率隔离变压器,操作者与市电不存在任何电气上的直接接触。极大的保证了人身安全。带电电缆识别时不需要断开各电缆两端与变配电设备间的连接,可在电缆处于带电的状态下进行在线识别,提高了识别的效率,大大减少了由于停电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本仪器的特点是:
1、将带电识别和不带电识别功能合二为一,不仅适合停运电缆的识别与判断,而且也适合带点电缆的识别与判断,操作极其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2、HDDL-V带电电缆识别仪与常规的识别仪不同,采用了新的通信技术,在发射端采用单片机技术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功率驱动,将信号耦合到电缆上;接收机中的单片机对接收的相位编码信号解码和相位识别。根据目标电缆上的信号相位特征的性将目标电缆从一大束电缆中识别出来。因此工作性能可靠,对超长电缆也能做到准确判别,是一种轻小型、紧凑型、便携式仪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低压动力电缆。
三、原理简介
HDDL-V带电电缆识别仪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单片机编码、解码技术和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里的PSK技术。在发射卡钳上发射平均值为0 的相位编码信号,接收机中的单片机对接收的信号经过硬件和软件的滤波后,再进行相位识别。将发射卡钳和接收卡钳的箭头指向电缆终端,当接收机卡钳钳住某根电缆,接收机电流表右偏,同时伴有声光指示。而钳住其它的电缆,电流表左偏,电流方向与被识别电缆的电流方向相反,没有声光指示。这就体现了被识别的目标电缆的性。很容易将被识别电缆从多根电缆中做出明确判别。又由于被识别电缆上的信号电流强度全线都是一样的,接收卡钳在电缆沿线所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强度*,识别的电缆不受被识别电缆长度的限制。
四.技术指标
测试钳口闭合时内径≥125mm
测试钳口打开时内径≥140mm
输出脉冲电流峰值≤50A
识别电缆长度≤15KM(接地必须可靠良好)
识别方式:以表针摆动方向或摆动幅度来判断
仪器重量:约6.8kg
仪器外形尺寸:300×300×180
更多产品详情请访问武汉华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油纸套管试验试验项目主绝缘及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主绝缘及末屏对地的tgδ和电容量。试验接线
tgδ和电容量测量参照介损测试仪接线图,采用正接法。试验步骤
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和设备的顶层油温。
测量变压器套管tgδ时,与被试套管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连在一起加压,其余绕组端子均接地,末屏接电桥,正接线测量。tgδ和电容量测量接线图参照介质损耗测试仪接线图。
gδ与电容量测试完毕,使用兆欧表测量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后应对末屏充分放电。
试验完试验结果判断依据(或方法)
主绝缘20℃时的tgδ值应不大于表2中的数值。
表2主绝缘的rgδ值(20℃) %
电压等级(kV) | 20~35 | 110 | 220~500 | ||
交 接 时 | 充油型 | 2.5 | 1.0 | 1.0 | |
油纸电容型 | 0.7 | 0.7 | 0.5 | ||
胶纸电容型 | 1.5 | 1.0 | 1.0 | ||
大 修 后 | 充油型 | 3.0 | 1.5 | 1.5 | |
油纸电容型 | 1.0 | 1.0 | 0.8 | ||
胶纸电容型 | 2.0 | 1.5 | 1.0 | ||
运 行 中 | 充油型 | 3.5 | 1.5 | 1.5 | |
油纸电容型 | 1.0 | 1.0 | 0.8 | ||
胶纸电容型 | 3.0 | 1.5 | 1.0 | ||
当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绝缘电阻低于1000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的tgδ;加压2kV,其值不大于2%。
试验时应对电容量的测量有足够的重视,当电容量变化达到±5%时(或达到一层电容屏击穿引起的变化)应认真处理。
油纸绝缘电容式套tgδ试验时,一般不低于10℃,而且不进行温度换算。
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对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的要求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原始记录上注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
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拉萨市带电电缆识别仪制造厂家拉萨市带电电缆识别仪制造厂家用“单线划改”,并要求更改者在更改旁边签名。
原始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原始记录的记录人与审核人不得是同一人。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参考附录A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签字,正式报告的拟稿人与审核/批准人不得是同一人。
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存档,以备查阅。
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试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及格式参考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