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EALY弋力叶片泵PV2R2-33/38-FRAB-10
采用补油泵供油的轴向柱塞泵,使用3000h后,操作人员每日需对轴向柱塞泵检查1-2次,检查液压泵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如发现液压缸速度下降或闷车时,就应该对补油泵解体检查,检查叶轮边沿是否有刮伤现象,内齿轮泵间隙是否过大。对于自吸油型柱塞泵,液压油箱内的油液不得低于油标下限,要保持足够数量的液压油。液压油的清洁度越高,液压泵的使用寿命越长。
VPOE-F30-D-10、VPOE-F40-D-10、VVP-VB1/F20A3、VVP-VB1/F20A2、VVP-VB1-F30A3、VVP-VB1-F40A3
常见故障故障原因:
1)液压油箱油面过低;排除方法:添加液压油
2)没按季节使用液压油;排除方法:通常适用46#液压油(或68#)无需要特别更换,冬季的北方特冷时考虑使用32#3)进油管被脏物严重堵塞;排除方法:取出管内异物
VVP-VBB1-2020A3、VVP-VBB2-3030A3、VVPE-F12A/08A-10、VVPE-F15A/12A-10、VVPE-F20A-15A-10
4)油泵主动齿轮油封损坏,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排除方法:更换老化的或损坏的油封、O形密封圈
5)油泵进、出油口接头或弯接头“O”形密封圈损坏,弯接头紧固螺栓或进、出油管螺母未上紧,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排除方法:更换O形密封圈,上紧接头处螺栓或螺母
中国台湾EALY弋力叶片泵PV2R2-33/38-FRAB-10
一、根据液压系统图查找液压故障在液压系统图分析排除故障时,主要方法是“抓两头”——即抓动力源(油泵)和执行元件(缸、电动机),然后是“连中间”,即从动力源到执行元件之间经过的管路和控制元件。“抓两头”时,要分析故障是否就出在油泵、缸和电动机本身。“连中间”时除了要注意分析故障是否出在所连线路上液压元件外,还要特别注意弄清楚系统从一个工作状态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状态时是采用哪种控制方式,控制信号是否有误,要针对实物,逐一检查,要注意各个主油路之间及主油路与控制油路之间有无接错而产生相互干涉现象,如有相互干涉现象,要分析是何等使用调节错误等。
VPL 2-40 FA 3、VPL 2-30 FA 3、VPL 2-20 FA 3、VPL 2-40 FA 2、VPL 2-30 FA 2、VA1-08FA3、VA1-12FA3
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一个圆形,转子与定子间有偏心距,在配油盘上只开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当转子在电动机驱动下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
PV2R12-26/31 PV2R12-33/10 PV2R12-41/23 PV2R12-59/31 PV2R12-53/17
PV2R12-41/23 PV2R12-47/23 PV2R12-33/19 PV2R12-59/31
叶片经定子下半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片槽中伸出,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增大,实现吸油;叶片经定子上半部时,被定子内表面逐渐压入叶片槽内,密封容积减少,实现压油。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容积吸、压油各一次。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称为变量叶片泵。
VA1-20FA3、VA1-30FA3、VA1-40FA3、VDC-VB2F-20A4、FB1-F14R、FB1-F13R、FB1-F12R
(1)流量不足。叶片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1-6。
表1-6叶片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 排除方法 |
顶盖处螺丝松动,轴向间隙增大,容积效率下降 | 适当拧紧螺钉,保证间隙均匀、适当(间隙为0.04~0.07 mm) |
个别叶片滑动不灵活 | 清洗。清洗后仍不灵活时,应单槽调配,使叶片 |
定子内表面磨损,叶片不能与定子内表面良好接触 | 定子内表面磨损一般在吸油腔处 |
配流盘端面磨损严重 | 更换 |
叶片与转子装反 | 使叶片倾角方向和转子的旋转方向* |
系统泄漏大 | 逐个元件检査泄漏,同时检查压力表是否被脏物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