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微生物体积很小,测定个体生长很困难,也没有太大意义。通常微生物的生长是指群体的生长,微生物生长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经过培养后群体的生长量。
测定生长量的方法有许多种,可以直接测量培养物的体积或质量,也可以通过测量细胞组分含量或浊度等指标来间接获得微生物的量。
一、直接法
⒈测体积
它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方法,通常用于初步的测定。
操作方法如下:将待测培养液放在刻度离心管中作自然沉降或进行一定时间的离心,然后观察沉降物的体积。
⒉称干重
采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一个细菌一般重10-12
~10-13g。
⑴离心法:将待测培养液离心,再用清水洗涤离心1~5次后干燥,可用105℃、100℃或红外线烘干,也可在较低的温度(-80℃或-40℃)下进行真空干燥,然后称干重。
⑵过滤法:如为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如为细菌可用乙酸纤维膜等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后,细胞可用少量水洗涤,再真空干燥(-40℃以下),称干重。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的浓度的数量级大约为108CFU/mL, 100 mL培养物可获得10 mg ~300 mg干重的细菌。
二、间接法
⒈代谢指标法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的物质合成与利用,因此很多代谢指标与细菌生长量相关,这些指标可用作生长测定的相对值。
大多数细菌的含氮量约为干重的12.5% ,酵母菌约为7.5% ,霉菌约为6.0%.总氮在细胞粗蛋白中的含量也较为稳定。因此,培养物含氮量可以近似反应生长量。含氮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常用凯氏定氮法。此法适用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操作过程较繁锁。
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离不开碳元素。测定培养物含碳量的方法如下:将培养物混入1ml水或无机缓冲液中,用2 mL2%重铬酸钾溶液在100 ℃下加热30 min,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 mL,在58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用试剂作空白对照,并用标准样品作标准曲线),即可推算出生长量。
微生物细胞内的其他成分,如磷、DNA、RNA、ATP和N-乙酰胞壁酸等的含量,以及产酸、产气、产二氧化碳(用标记葡萄糖作基质)、耗氧、黏度和产热等指标,也都可以用于生长量的测定。
⒉比浊法
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由于个体体积和细胞数量的增加,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通过测定培养物的浊度可以近似推断其生长量。
比浊法通常采用McFarland比浊管,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钡与稀硫酸配制成的10支试管,其中形成的有10个浓度梯度,分别对应10个相对的细菌浓度(预先用相应的细菌测定)。某一未知浓度的菌液在透射光下用肉眼与某一比浊管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浊度相当,即可目测出该菌液的大致浓度。如要精确测定培养物的浊度,则需要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在可见光的450 nm -650 nm波长内均可测定。
百欧博伟生物拥有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超低温冰箱,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可进行对微生物分离、鉴定等常规的分子实验研究。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积极的面对社会乃至国外收集保藏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在保证生物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工农业生产、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科研教育提供微生物物种资源、基因资源、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微生物菌种查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