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 手持式,内部可充电电池、外部交流电源
- 测试比特误码和编码误码
- 设误码插入、误码声音告警和触发打印
- 打印测试结果和测试条件
- 可在端机监测口测量
- 设无信号、失步和全“1”告警
- 菜单操作,按键锁定,掉电保护
主要技术指标
- 发射部分
1.时钟:内部时钟频率:2.048Mb/s±50ppm
2.图形:伪随机码(PRBS):2 15 -1;人工码:16比特任意设置。
3.HDB3、AMI码输出:电平:±2.37V±10%;阻抗:75Ω(非平衡);脉冲波形符合ITU-T Rec G.703建议。
4.误码插入:10 -3 、10 -4 、10 -5 、10 -6 、单次。 - 接收部分
5.接收部分的时钟、图形、码型均与发射部分相同,数据输入自动√f 补偿。
6.误码测量:比特误码、编码误码。
7.误码及误码性能:(1)误码计数 (EC) (4)无误码秒(EFS) (7)劣化分(DM) (10)严重误码秒率(SES%) (2)秒误码率(SER) (5)误码秒 (ES) (8)不可用秒(US) (11)劣化分率(DM%) (3)误码率 (ER) (6)严重误码秒(SES) (9)误码秒率(ES%) (12)不可用秒率(US%) 8. 告警显示:无信号、同步丢失、AIS。
9.测量周期:手动、自动(最长可设为99小时59分59秒);可单次、重复测量。
10.电子表: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可修改。
11.可定时打印除秒误码率以外的11个参数及测量期间信号丢失、信号获得时间,同步丢失、 同步获得时间,AIS告警、结束时间,掉电、来电时间等。
12.打印周期:可设置,最长99小时59分。
13.电源:内部有充电电池,可连续工作8小时,外部12V直流电源。
14.环境:工作温度:0~40℃;存储温度:-40~70℃。
15.外形尺寸:长×宽×高=180×100×70(mm) 16.重量:0.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