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YA22矿用通信电缆结构 MHYA22与MHYA32
一. 执行标准;MT818.14-1999
型号 | 规格 | 导体结构 根数/单根导体直径mm | 导体直流电阻 (Ω/Km) | 固有衰减 (dB/Km) | 绝缘电阻 (MΩ/Km) | 工作电容 (uF/Km) |
MHYV | 1×2 2×2 1×4 5×2 | 7/0.28 | ≤45 | ≤1.10 | ≥3000 | ≤0.06 |
MHYAV | 20×2 30×2 50×2 | 1/0.8 | ≤36.7 | ≤0.95 | ||
MHYA32 | 30×2 50×2 80×2 | 1/0.8 | ≤36.7 | ≤0.95 |
型号 | 规格 | 导体结构 根数/单线标称直径 | 绝缘标称厚度 | 外护套标称厚度 | 电缆外径 |
MHYV | 1×2 | 7/0.28 | 0.45 | 1.6 | ≤7.1 |
2×2 | 0.45 | 1.6 | ≤8.6 | ||
1×4 | 0.45 | 1.6 | ≤8.0 | ||
5×2 | 0.45 | 1.6 | ≤11.5 |
型号 | 规格 | 导体结构 根数/单线标称直径 | 绝缘 标称厚度 | 铝-聚乙烯粘接护层重叠宽度 | 内护套 标称厚度 | 外护套 标称厚度 | 电缆外径 |
MHYAV | 20×2 | 1/0.8 | 0.35 | ≥6 | 1.5 | 2.0 | ≤23.4 |
30×2 | 0.35 | ≥6 | 2.0 | 2.0 | ≤27.4 | ||
50×2 | 0.35 | ≥6 | 2.0 | 2.0 | ≤32.6 |
型号 | 规格 | 导体结构 根数/单线标称直径 | 绝缘 标称厚度 | 铝-聚乙烯粘接护层重叠宽度 | 内护套 标称厚度 | 镀锌铠装 钢丝直径 | 外护套 标称厚度 | 电缆外径 |
MHYA32 | 30×2 | 1/0.8 | 0.35 | ≥0.6 | 2.0 | ≥1.6 | 2.5 | ≤32.6 |
50×2 | 0.35 | ≥0.6 | 2.0 | ≥1.6 | 2.5 | ≤37.3 | ||
80×2 | 0.35 | ≥0.6 | 2.2 | ≥2.0 | 2.5 | ≤43.0 |
MHYA22矿用通信电缆结构 MHYA22与MHYA32
六.电缆的安装与敷设:
4.电缆吊装应使用专用吊装设备,严禁平吊线盘或直接从高空推卸电缆。
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