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复性好,受人为影响因素小;
- 可快速准确判断轨道板缺陷类型;

- 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效率高;
- 主要元器件均由欧美等国家进口,可靠性高、精度高、耐久性强。

轨道板是指结构型式为板体的,用以支承和固定钢轨的,将列车通过钢轨传递的载荷分布给板下基底的新型轨下部件。轨道板离缝与路基填料、列车荷载、施工控制以及运营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且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列车荷载冲击、温度循环以及水的侵害等作用,砂浆层与轨道板间易产生离缝,同时长期巨大的荷载会导致轨道板和底座板逐步劣化,导致行车稳定受到影响,为此综合检测评定轨道系统损伤以及进行有效的维修工作尤为重要。
该产品通过冲击回波法和走时成像原理综合确定轨道板病害、缺陷范围及程度。为轨道板的加固维修和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测试对象 —— CRTSⅠ型板、CRTSⅡ型板、CRTSⅢ型板、道岔板、底座板、宽窄接缝等病害;
测试内容 —— 轨道板、底座板损伤及内部缺陷、轨道板离缝检测等项目。
- 对应标准规范CORRESPONDING STANDARD
- 测试原理TESTING PRINCIPLE
- 系统参数System parameters
- 产品配置Product configuration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测试原理
当被测对象存在缺陷或离缝时,冲击弹性波信号会产生反射,通过对信号的提取及分析,最终可确定缺陷面积及位置。
图 4-1 测试示意图
轨道板和底座板整体质量检测主要采用弹性波CT,该方法以冲击弹性波作为媒介,以波速和信号幅值作为计算依据,通过交叉测线对被检对象进行扫描,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反演、重建得到能真实反映其结构内部情况的结构质量分布图像,以达到检测结构物内质量的目的。
图4-2 弹性波CT示意图
测试时通过垂直于轨道板行车方向进行测点布置。通过一端激振,两端接收,测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4-3轨道板/底座板CT测试概念
1. 操作系统:windows;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传输;
3. 噪声处理:平滑、滤波等机能;
4. 分析方法:FFT(EFS)、MEM、走时成像分析;
5. 轨道板测试方法:冲击回波法;平面成像、分成成像;
6. 工作温度:-30~50℃;
7. *采样精度: 24 位;
8. *采集频率: 4000KHz,且可调;
9. *最小采样间隔:0.25us,可调;
10. 测试信号:振动信号;
11. 统计处理:平均、偏差处理;
12. 信号处理:积分处理、频谱分析、相关分析;
13. 厚度测试范围:最小结构厚度 0.05m, 10m;
14. 仪器测试内容:轨道板离缝及缺陷类型判别;
15. 信号输入模式:双通道同时支持 IEPE 和直流,且能双通道能同时使用;
16. 信号放大/缩小:测试波形支持鼠标放大/缩放。
高铁轨道基础综合质量检测仪LT- RHMDT | ||||
序号 | 部件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备注 |
一、硬 件 部 分 | ||||
1.1 | 仪器主机 | LT-IIP-BS | 1台 |
|
1.2 | 仪器专用充电器 | LT-BPWR | 1个 |
|
1.3 | 加速度传感器 | / | 1个 |
|
1.4 | 激振锤 | LT-10 | 1个 |
|
1.5 | 激振锤 | LT-17 | 1个 |
|
| 激振锤 | LT-28 | 1个 |
|
1.6 | 信号线缆(延长) | LT-L-5 | 2根 | BNC转接 |
1.7 | 钢卷尺 |
| 1把 |
|
二、软 件 部 分 | ||||
2.1 | 高铁轨道基础综合质量检测分析系统 | V1.0 | 1套 |
|
三、附 件 部 分 | ||||
3.1 | 使用说明书 |
| 1本 |
|
3.2 | 保修卡 |
| 1份 |
|
3.3 | 合格证 |
| 1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