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 言
DW系列(DW15、DW20、DW50、DW125 、DW160、DW260、DW400、DW500、DW600、DW1000、DW1500、DW2000)电涡流测功机主要用来测量动力机的有效功率及传动机械的效率,是目前*的加载测功设备,国外已有逐步取代水力测功机的趋势,它构成的发动机试验台适用于一切研究、质检、生产和维修服务行业。
DW系列测功机具有测试范围宽广、双向测试、许容转速高、转动惯量小、测量精度高、对突变负荷响应快的特点(0.2s),它不受冷却水进水压力变化的影响,尤其适用于操作控制自动化的试验台架,与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的电控仪配套,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操纵及数显、打印测量的水平较高。相对水力测功机而言,电涡流测功机在低速、中小功率的加载测试技术上,易于配套实现计算机控制,具有的*性。
1.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 DW50 | DW125 | DW160 | DW260 | DW400 | DW500 | DW600 | DW1000 | DW1500 | DW2000 |
额定吸收功率 (KW) | 50 | 125 | 160 | 260 | 400 | 500 | 600 | 1000 | 1500 | 2000 |
扭矩测试精度(F/S)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转速测量精度 (F.S)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主轴转速(r/min) | 8000 | 7000 | 8000 | 5000 | 5000 | 5000 | 3500 | 2000 | 2000 | 2000 |
主轴转向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左或右 |
制动力范围 (N) | 0-167 | 0-625 | 0-600 | 0-1125 | 0-2000 | 0-2900 | 0-3500 | 0-6670 | 0-10000 | 0-13000 |
吸收扭矩(N.m) | 159 | 595 | 573 | 1075 | 1905 | 2770 | 3340 | 6363 | 9550 | 12700 |
扭矩时转速 (r/min) | 3000 | 2000 | 2600 | 2000 | 600 - | 600 - | 1000 -1715 | 750-1500 | 150-1500 | 150-1500 |
耗水量 (L/h) | 1350 | 3200 | 4000 | 6000 | 10000 | 13500 | 15000 | 26600 | | |
主轴总长 | 506 | 616 | 640 | 750 | 1070 | 1070 | 1200 | 1250 | | |
主轴中心至底座下 底 高 | 300 | 380 | 400 | 600 | 600 | 600 | 750 | 850 | | |
底座外形尺寸 (长×宽×高) | 650×430×130 | 795×545×160 | 700×600 | 1020× | 1020× | 1020× | 1200× | 1420×1000×400 | | |
地脚螺孔位置 及孔尺寸 | 590×370 | 725×480 | 650×550 | 900×680 | 900×680 | 900×680 | 1105× | 1300×900 | | |
允许排水温度 (°C) | 65-70 | 65-70 | 65-70 | 65-70 | 65-70 | 65-70 | 65-70 | 65-70 | | |
转动惯量(Kgf.m) | 0.08 | 0.18 | 0.88 | 1.25 | 3.80 | 3.80 | 4.55 | 7.25 | | |
2.特性曲线
DW系列电涡流测功机特性曲线表示测功机在不同转速下所能吸收的功率范围,它由OABC组成。
OA—扭矩线。当扭矩为常数时所能吸收的功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上升,在A点达到扭矩强度所允许的功率。
AB—功率线。测功机达到扭矩点(A)后,随着转速的变化测功机所允许吸收的功率。
BC—转速线。测功机在工作时允许的转速。
上述三段限线所包围的区域为测功机的工作范围。凡动力机或其它机械设备的动力特性在OABC所包围的范围内者,均能用该型测功机进行特性试验,用户在选用测功机时须稍留有余地。但余地太大,测试精度则难以保证。
或由OABCD组成,则AB线为主轴强度所容许的扭矩值,其余BC、CD线含意同上。





三 产品的主要结构
电涡流测功机分感应子式、盘式两种,主要由旋转部件(感应转子)、摆动部件(电枢和励磁线圈)、测力部件(测力臂加应变片式拉压力传感器)和校正部件(校正臂加砝码)组成,其结构简图如图一、图二(测力部件、校正部件未画)。

图一:盘式电涡流测功机

图二:鼓式电涡流测功机
六 电涡流测功机的校正
九 电涡流测功机的维护和保养
1、 检查指导
周期 | 检查范围 | 检查要点 | 检 查 方 法 | 排 除 方 法 |
每
日 | 测功机 主机 | 不正常振动和噪音 | 检查不正常振动及噪音(观察、听) |
|
过 热 | 用温度计或手摸检查主机、轴承以及冷却水温度 | 1.轴承温升不超过60℃,2.本体温度低于65℃。 | ||
水泄漏 | 肉眼检查主机水的泄漏 | 更换密封件 | ||
每
三
个
月 | 轴 承 | 噪音及温度 | 1.用传音杆检查噪音 2.用带用软线的棒式热电温度计测量温度 | 看试验记录 |
测功机 主机 | 振动和同轴度检查 | 1.振动计测量各部位的振动 2.用千分表进行同轴度检查 | 参考试验记录 | |
冷却水 | 水流和温度 | 用量计、温度表 | 不超过65~70℃ | |
外装电缆 | 外观及联接 | 1.检查电缆表面是否破裂 2.用肉眼或手检查线接头是否松动、生锈 3.检查接线柱部件是否清洁 | 重新换线,确保接触面好及干净 | |
线 圈 | 绝缘电阻 | 用500V兆欧表检测线圈端和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 大于2兆欧 | |
每
六
个
月 | 冷却水 | 冷却水流的测量 | 出水通畅 |
|
测功机 主机 | 标 定 | 参考“校正”部分 |
| |
控制仪 | 元器件的松动 | 用肉眼或手检查元件是否松动破损 | 保证紧固可靠,如有损坏立即换新 | |
线缆部分 | 1.用肉眼或手检查各导线表面 | 换新 | ||
2.检查各接线柱是否松动 | 压紧 | |||
3.检查装置表面锈蚀与损坏 | 去锈,换新 | |||
4.检查装置是否过热 | 针对情形进行修理 |
2、维修保养指导
周期 | 要 求 | 目 的 | 详 细 说 明 |
每
六
个
月 | 支座摆动轴承 | 预防磨损及腐蚀 | 防止长期支承引起轴承滚珠压痕,修理时,可将轴承转动一个位置。(小机型一般不考虑) |
主轴轴承 | 防止过热磨损及破裂 | 防止因润滑脂加注不及时造成轴承过热破坏,必须定期加润滑脂或检查滴油是否正常。 | |
冷却水通道 | 清理干净 | 为防止水垢以及生锈等杂物,用锅炉清洗剂通过管道进行清洗 | |
每一个紧固件 | 重新旋紧 | 检查每个零件的固紧和损坏,如有缺陷立即修理 | |
润滑 | 加润滑脂、油 | 本机累积运转200小时,应对主轴两端轴承加润滑脂,每次加脂量约为50毫升 | |
校正臂 | 防止弯曲变形 | 合理存放 | |
每年 | 砝码 | 检定 | 砝码应妥善保存,避免碰撞和摩擦,定期检定 |
十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 原 因 | 检 查 方 法 | 排 除 方 法 |
不吸收扭矩 | 无电源 | 检查电源开关部位 | 接通电源 |
线圈断线 | 用万用表检查线圈是否断线 | 更换线圈 | |
因电压下降引起的连锁反应 | 依据故障监视指示灯检测故障部位 | 找出原因并排除 | |
设备线断路或接线柱松动 | 用万用表检查线路和相应接线端的断线情况 | 修理断线或紧固松动部分 | |
扭矩吸收小 | 负荷表调配不对,线圈短路 | 用砝码重新标定,用万用表检查励磁线圈 | 参照,“校正”部分更换线圈 |
主机过热 | 1.冷却水不够 2.功率吸收容量过大 3.供水温度升高 | 检查出水流量 通过负荷表、转速表检查吸收功率情况 测量冷却水的进口温度 | 增加冷却水,清理水道,调整吸收功率,供给足够的冷却水 |
振动过大 | 1.对中不好 | 检查安装对中情况 | 重新对中 |
2.紧固件螺栓和螺母松动 | 用扳手紧固松动的螺母 | 拧紧 | |
3.轴承磨损 | 用传音棒检查轴承噪音 | 更换轴承 | |
不正常噪音 | 1.转子与侧壳的接触 | 用听觉或手感来确定 | 解体 |
2.轴承磨损 | 用传音棒检查确定 | 更换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