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量气体: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
- 测量范围: 0-20% 0-500ppm 0-1000ppm
- 应用领域: 石油天然气 -天然气探测 环保监测 -污染源烟气监测 工业过程 -石油炼化 工业过程 -钢铁冶金 工业过程 -煤化工 工业过程 -燃煤发电
- 使用用途:污染源排放口监测碳排放
-
性能
高性能
红外光学检测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CO/CO2/CH4等气体的分析。
快响应
光学检测属于连续无损检测,可以更好的获得连续数据。
长寿命
无需耗材,寿命最长可达5-8年,综合使用成本更低。 -
可靠性
长寿命
选用高性能红外脉冲发光黑体作为光源,5-10年的使用寿命;优选气体的吸收主峰进行信号检出,从而获得更好的信噪比。
多段温控
分析仪内部进行多段温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感器、整机与环境温度的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了较小的零点漂移。 -
适用标准
HJ-T-44-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 870-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T-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F 1362-2012 烟气分析仪型式评价大纲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测量原理 | 非分光红外(NDIR)+波长滤波(GFC)+长光程(L-Cell) | |||
测量气体 | CO2 | CH4 | CO | N2O |
测量量程 | 0-20% | 0-1000ppm | 0-500ppm | 0-50ppm |
零点噪声 | 0.05% | 5ppm | 2.5ppm | 0.5ppm |
检测限 | 0.1% | 10ppm | 5ppm | 1ppm |
两次校准漂移 | 0.01% | 2ppm | 1ppm | 0.5ppm |
响应时间T90 | 30s | 45s | 45s | 45s |
重复性 | ±2.0%F.S. | |||
线性 | ±2.0%F.S. | |||
样气流量 | 0.8L/min±0.5L/min>30min | |||
预热时间 | ≤60min | |||
环境温度 | (0~45)℃ | |||
环境湿度 | (0~95)%RH,无结露 | |||
工作电源及功耗 | AC220V±10%,50HZ±1HZ;功耗:≤300W | |||
尺寸 | 19''x 4Ux 420mm | |||
重量 | 12.3Kg | |||
接口 | RS232/RS485/WLAN接口可选,4-20mA,0-1V/2V/5V/10V可选;具有2个数字接口(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 |
*具体量程可能会有细微偏差。
*工作在温度25℃和1013mbar测试数据。
-
技术原理
不同物质对不同的波长的红外光辐射吸收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当红外光辐射照射到样品物质时,相应波长的红外光能被样品选择吸收而减弱,于是形成了特征吸收,其吸收关系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 CO2在4.26um、CO在4.65um、CH4在3.3um以及N2O在4.5um波长上我们进行光谱选择。 -
光学结构
传感器由光源、镀金气室、窗片、红外探测器等光学组件构成,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窗片进入气室,光分别穿透气体后由红外探测器接收。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气体中相关组分的浓度。 -
吸收光谱
分析仪内部安装了两只红外气体传感器分别进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二氧化碳的吸收峰4.26um,一氧化碳的吸收峰4.65um,由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吸收重合,我们通过算法区分讲两者之前的交叉干扰做到。 -
结构设计
为了让分析仪具有很好的维护性,我们选择了GW-3000D和P系列的传感器,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统一由我们的Gainway-ConV来进行控制。单独模块出现故障可直接进行更换,极大缩短了维护的周期,同时客户可以在现场进行更换不用整机返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