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轩自动化科技
STT-40
气体泵
气动泵
常温泵
不锈钢
80MPa
多级泵
单吸泵
节段式
卧式泵
氮气气体增压泵 空气气体增压泵 气体高压打压设备
ST-A/D/T系列气动气体增压泵
青轩科技气体增压泵增压泵型号齐全,有单作用单级(如STA系列),双作用单级(如STD系列),双作用双级(如STT系列)以及动力星系列,各种型号增压泵单独或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压力和流量配比,可增压空气、氮气、氦气、氢气、氩气、氖气、氧气、天然气等多种气体,增压提高气体原始压力,能够满足各种领域的高压气体应用要求,为客户提供全面压力解决方案。
STT系列气体增压泵
STT系列气体增压泵是二级增压泵,具体可分为STT25/STT40/STT60/STT100,此系列增压泵可以把1bar-10bar的气体增压至80MPa,具体见下方参数表,输出压力与驱动压力成正比,输出压力无级可调。
驱动气体≤8bar,气体输入口的压力范围为0.5-10bar,可增至80Mpa。整台气体增压泵全部采用铝合金及不锈钢制造。
|
|
STT系列实物图
|
STT系列结构图
|
STT系列
型号
|
增压比
|
*小气体 入口压力PA
|
气体 入口压力PA
|
气体入口压力PB
|
气体出口 压力计算公式PB=
|
接口尺寸
|
流量LN/min (PL=6bar)
| |||||
bar
|
psi
|
bar
|
psi
|
bar
|
psi
|
驱动口
|
入口
|
出口
| ||||
STT25
|
25:1
|
0.1
|
1.45
|
10
|
14.5
|
200
|
2900
|
25PL+3.5PA
|
G1/2
|
NPT3/8
|
NPT1/4
|
136(PA=8 bar)
|
STT40
|
40:1
|
0.1
|
1.45
|
10
|
14.5
|
320
|
4640
|
40PL+6PA
|
G1/2
|
NPT3/8
|
NPT1/4
|
124(PA=8bar)
|
STT10/60
|
10:1/60:1
|
0.1
|
1.45
|
10
|
14.5
|
480
|
6960
|
60PL+6PA
|
G1/2
|
NPT3/8
|
NPT1/4
|
84(PA=8bar)
|
STT25/60
|
25:1/60:1
|
10
|
14.5
|
25
|
362.5
|
480
|
6960
|
60PL+2.5PA
|
G1/2
|
NPT3/8
|
NPT1/4
|
80(PA=15bar)
|
STT100
|
100:1
|
0.1
|
1.45
|
10
|
14.5
|
800
|
11600
|
100PL+10PA
|
G1/2
|
NPT3/8
|
M14×1.5
|
63(PA=8bar)
|
PL=驱动气压 PA=输入气压 PB=输出气压
设备作用:
将低压气体增压,实现高压气体输出。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成套增压系统设备。
气体增压设备应用范围:
应用于气体充装、回收、压缩、增压等
焊接机器人的气体高压供应
气体配比器的配套气体增压设备
适合于高压反应釜气体增压
车间气体压力不足进行二次增压
气体压缩试验等场合
技术参数:
压力范围:0~120MPa;
增压介质:常规气体(特殊气体请);
驱动方式:气动;
工作方式:自动增压
特殊性能:防爆,低噪音
重量:20Kg
气体增压泵产品特点:
驱动方式: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不需使用电源,压缩空气、氮气、水蒸气、然气等均可做为泵的驱动气源。
应用范围广:工业领域用于机床中的气动、液压卡盘夹紧、蓄能器充气、高压瓶充气,将低压气体转换成高压气体等。凡是气源压力不够高,无论是工业机械或测试装置,均可采用青轩科技气气增压泵。
自动保压: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保压回路压力下降,青轩科技泵将自动启动,补充泄漏压力,保持回路压力恒定。
操作安全:采用气体驱动,无电弧及火花,用于有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的场所。
维护简单:与其它的气驱泵比较,青轩科技泵可完成同样的工作,但其零件及密封少,维护更简单。
性价比高:青轩科技气气增压泵是一种活塞式泵,工作时,青轩科技气体增压泵迅速往复工作,随着输出压力的增高,泵的往复速度减慢直止停止,此时,泵输出的压力恒定,能量消耗**,各部件停止运动,由于活塞式泵结构简单,故易于维护。
济南青轩科技是国内高压流体设备的,国内气动增压设备的空白,是**大的气体液体增压泵生产厂家,长期批发供应增压设备,公司十四年来产品质量可靠,售后服务保障,性价比高,赢得顾客好评。
欢迎广大顾客、代理商前来实地参观洽谈。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