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
德国Nano Temper --- 分子间相互作用测量仪MST
快速、无需固定、低样品量、天然溶液、高灵敏度

技术优势:
- 快速:在10分钟之类测量解离常数
- 高灵敏范围:从离子和片段结合到复合物间作用
- 天然的环境条件:直接在血清和裂解液中测量
- 样品使用量低:pM的浓度下只需<4ul样品量
- 溶液测量:不需要固定到固相表面
- 动力学范围:亚-nM和mM的解离常数
- 极低消耗费、无维护费、简单易操作
实验流程:很简单的实验方法,避免了昂贵的样品消耗和繁琐的制备过程。相对于其他的已有的测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MST结合毛细管使用大大降低所需的实验成本,并且可以测量天然状态环境中的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分子的浓度的保持不变而结合分子的浓度梯度增加。一个4ul的样品量被填充在MST毛细血管,然后使用制造一个局部温度梯度。由于标记分子在玻璃毛细管中的运动导致的区域荧光强度变化就会被观测到。既可用标签/萤光蛋白来发光(NT.115系统),也可以用*自发荧光来检测(NT.LabelFree系统)。荧光分子或颗粒初是自由均匀分布的。在红外激光照射下,分子收到热泳动的作用力,而移出加热区域,后分子在热泳动作用力和质量扩散作用力下达到平衡,形成稳定态。在关闭激光后,分子扩散重建均匀分布状态。下图显示了该过程。

- 使用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 不需要固定,在生物溶液中测量,无需纯化
- 无需标记测量
- 极低的样品消耗量
- 直接在脂质体或者去污剂中研究膜蛋白
- 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溶液环境中完成测量,包括研究膜蛋白所需的复杂的去污剂环境
- 研究化学计量学并确定生物分子结合位点的数目
- 研快速简单的实验准备
- 10分钟之内测量任何(生物)分子间亲和力(KD, 解离常数)
- 测量sub-nM到mM 级的解离常数
- 可以选择特定温度下完成测量
- 研究各种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子、片段、核小体、脂质体
- 广泛的样品兼容性:天然的环境中、生理学实验条件、血清、细胞裂解液
- 可以研究多组分反应:三元复合物、装配顺序、干扰因素、协同作用、类似物
- 可以区分靶标上不同的结合位点
- 可以测量生物分子的寡聚化
- 研究结合能量学ΔG (自由能 ), ΔH (焓) 和ΔS (熵)
- 研究蛋白的折叠和稳定性
- 非常简单易操作
- 实时获得数据
- 非常稳定的技术
- 非常低的运行成本
- 不需要日常的仪器维护
- 更快得到数据用于发表文章
- 仪器小型化设计,占用空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