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卷绕试验箱
产品简介 |
低温卷绕试验箱属气候模拟箱之一,适用于考核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试验,可供科研机构及工厂试验室做试验用。本试验机适用于鞋底冷弯试验,先设定试验箱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取一定长的试样放入,到试验时间后,立即以均匀之速度固定鞋底两端,夹具一为固定,一为活动,测试时夹具中间之圆轴反覆凸起,用以弯折鞋底,弯折一定次数後,以放大镜检视鞋底耐伸展程度。 |
产品特点 |
1 | 的平衡调温方式,使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的温度控制。 |
2 | 工作室采用优质不锈钢板材,试样搁架亦采用不锈钢元制成,耐腐蚀、易于清洗。 |
3 | 设备温控仪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PID自调谐、LED直观显示,确保设备精确控制。 |
4 | 设备具有超温保护和定时功能,在定时结束或报警时,自动切断电源使设备停止动行, 确保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
5 | 设备密封条采用硅胶材料,具有韧性好,在高低温环境下,不易变形发粘等特点。 |
6 | 箱体采用不锈钢,色调均匀,美观大方。 |
主要技术参数 |
1 | 试件在特定低温环境下 | 可同时设定三组卷绕,以检查其表面是否产生龟裂。 |
2 | 温度范围 | -40℃~+150℃ |
3 | 内径尺寸 | 约500*500*600mm |
4 | n外径尺寸 | 约1050*1000*1750mm |
产品使用条件 |
温度 | 15~35℃; |
相对湿度 | 不大于85%R.H; |
大气压 | 86-106Mpa; |
电压 | AC 220V |
功率 | 4KW |
周围无强烈振动;’ |
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它热源直接辐射; |
周围无强烈气流,当周围空气强制流动时,气流不应直接吹到箱体上 |
周围无强电磁场影响; |
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 |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的方便,除保持设备水平安放外,设备与墙壁或器物之间应预留一 定的空间。 |
安全注意事项 |
为保护设备和本着试验的安全,请安装外部保护机构。 |
设备应水平安装,严禁倾斜放置。 |
设备系统非专业人员不得拆卸、维修。 |
试验中,除非必要切勿打开箱盖,否则可能会引人身伤害,系统误动作。 |
设备应有可靠接地,以策安全和保护控制系统有效的控制。 |
如果设备内放入发热试样时,试样电源请用外加电源,不要直接使用设备电源。 |
禁止对爆炸性,可燃性及高腐蚀物质的试验。 |
设备电源断路器、超温保护系统、提供设备试件、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请定期检查。 |
详细阅读说明书后,方可操作本设备。 |
使用注意事项 |
本机工作于0℃以下时,应避免打开箱门,否则造成箱内蒸发器等部位产生结霜结水,降低本机使用效率。 |
完成低温运行后,请将本机设定为60℃,进行30分钟干燥运行。 |
本机附有定时开关,当箱内温度达到试验温度后,如需定时运行,请予打开,达到所设定的时间后,本机将自动切断电源,并发出提示信号。 |
试验过程中,如打开箱门,可能会导致系统PID误解,触发超温保护,请予以避免。 |
设备冷机在冷机开关打开后,进入延时保护状态,切勿于本状态中强行起动。 |
仪表操作中请勿改变已定参数值,否则难以保证设备控制精度。 |
本设备附有观察窗及照明装置,以便观察试验室内试验情况,该照明装置仅用于观察时使用。 |
操作方法 |
低温试验: |
操作流程:检查所有开关处于关机状态(即弹起)按“电源”、“启动”按钮开机将温度控制仪设定为所需温度打开“制冷开关”,系统进入自动控制运行。到达设定温度时,根据试验所需时间设定好计时器,按下“计时开关”,仪器开始做试验。 |
操作方法:检查操作面板上所有开关都应处于关闭(即弹起)状态,然后按下“启动”按扭,系统开机,将温度控制仪的“SV”值设定为所需温度,按下“制冷”开关,启动冷机,系统经保护性延时后系统将自动执行低温运行。(注意:工作室温度高于35℃,尽量避免进入低温状态!)超温报警 |
保护系统:当本设备工作室内温度超出设定的报警温度后(出厂前已设定,用户一般不需重新设定),该系统自动切断设备电源,并发出报警声讯,以提醒操作人员。 |
特别说明:当仪表控温效果不太好、出现超温过大和稳定后控制精度不高、偏差较大时,可启动仪表自整定功能。 |
单故障现象及对策 |
故障现象 | 原因 | 对策 |
冷机不运转 | 电源供电不良保护系统动作未打开冷机开关压缩机损坏 | 检查供电系统检查保护动作部位及原因打开冷机开关维修或更换 |
冷机一直运转温度不降低 | 冷凝器通风不良有热源直接辐射设定温度错误门密封不严或未关紧 | 检查冷凝器通风情况调整安装位置重新设定温度关紧箱门 |
蒸发器不产冷 | 管路堵塞或漏气压缩机不良 | 清堵或检漏检测压缩机 |
高温系统失效 | 温度调整不当电热管损坏保护系统动作SSR损坏 | 重新调整更换电热管检查动作部位及原因更换 |
未达到目的系统自动关闭 | 保护动作定时设定不当 | 检查原因重新设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