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结构与材料设计
导体与抗拉层
导体:多股超细精绞无氧铜丝,截面范围3×50+3×10至3×185+3×95,满足大功率动力传输需求。
抗拉组件:凯夫拉纤维编织层或镀锌钢丝填充,抗拉强度≥600MPa,适应井下拖拽、长距离悬挂等场景。
护套与防护
内层:丁腈橡胶(NBR)或TPE缓冲层,提升抗扭性能,减少芯线摩擦应力。
外层:聚氨酯(PUR)护套,密度≤1.3g/cm³,耐磨性为普通橡胶的3-5倍,耐受矿石刮擦、油污及酸碱腐蚀。
动态弯曲半径:移动场景≥7.5倍电缆直径,静态敷设≥5倍直径
二、关键性能参数
性能 | 参数/特性 |
耐磨性 | 耐受矿石长期摩擦 |
抗拉强度 | ≥1000kg拖拽力(镀锌钢丝层设计) |
耐温范围 | -40℃至+105℃ |
耐腐蚀性 | 耐受海水、盐雾、液压油及弱酸碱环境 |
三、应用场景与适配设备
矿山井下作业
适配电动铲运机、凿岩台车等设备,支持3×70+1×35至3×185+3×95等大截面动力线配置,满足长距离供电需。
抗扭分层结构(如3+3芯线分组)减少频繁转向导致的内部应力。
港口与重型机械
用于起重机、龙门吊等卷筒系统,支持450V/750V至3.6/6kV电压等级,适配高频收放场景。
黑色/橙色护套可选,便于露天环境视觉识别。
恶劣环境适应性
零浮力设计(密度≈1.0g/cm³)减少水下设备负载;
抗紫外线护套材料延长露天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