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前准备
1、仪器安装与环境要求。将仪器置于稳定的台面,确保环境湿度≤60%、无腐蚀性介质及强磁场干扰。 使用水平仪调整地脚至料筒水平。 清洁料筒和口模,确保无残留异物。
2、参数设置。接通电源(220V/50Hz),开机初始化后,通过控温表设置实验温度(如聚乙烯常用190℃)。 根据材料类型选择负荷(如2160g)和切割时间间隔(通常60秒)。
二、操作步骤
1、装样与预热。称取3-8g试样(根据预计流动速率调整),通过漏斗装入料筒,1分钟内用活塞压实。 恒温至少15分钟,确保温度稳定。
2、测试过程。温度恢复后(约4分钟),施加选定负荷,活塞下降挤出无气泡细条。切割取样:预切后开始计时,按设定间隔自动或手动切割(每条10-20mm)。
3、清理与数据记录。测试后立即用纱布清洁口模和料筒,趁热取出活塞杆擦拭。称量切段质量(精确至1mg),计算平均值并记录结果(单位:g/10min)。
三、注意事项
1、温度精度:确保温度偏差≤±0.2℃,分辨率0.1℃。
2、标准遵循:符合GB/T 3682-2000或ASTM D1238标准。
3、局限性:仅适用于同种聚合物分子量比较,不适用于高剪切速率下的实际加工模拟。
四、维护与安全
1、每次使用后清洁料筒、口模及活塞,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测试。
2、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和负荷装置,确保数据准确性。
3、关键提示:不同材料(如聚乙烯与聚碳酸酯)需调整温度和负荷参数,具体参考材料标准或仪器手册。
四、工作原理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的核心原理是在特定温度和恒定负荷下,熔融材料通过标准口模的挤出量来反映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和粘度特性。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质量法和体积法:
1、质量法: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熔体质量来计算熔体流动速率(MFR)。具体步骤包括将塑料颗粒加热熔化,施加规定压力使熔体从标准口模挤出,并称量挤出的质量3。
2体积法: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挤出的熔体体积来计算熔体流动速率(MVR)。使用特殊的装置(如活塞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挤出熔体的体积3。
五、应用领域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塑料生产、石油化工及科研领域。它通过测量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评估其加工性能,为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该仪器适用于各种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能够准确测定它们的熔体流动速率
六、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1-400.00g/10min(MFR)
2、 温度范围:室温-450℃
3、 控温精度:±0.2℃
4、 计时精度:1S或0.01S
5、计时范围:1-9999S或0.01-99.99S
6、负荷:全负荷
7、切料方式:手动、时控料筒内径:9.550mm±0.025mm
8、料筒长度:160mm
9、 口模:材质为碳化钨、长:8.000mm±0.025mm
10、内径:2.095mm±0.005mm
11、 功率:0.45kw
12、电源:AC220V/50Hz
13、仪器尺寸:400mm×500mm×600mm
14、仪器净重:6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