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手持激光雷达扫描仪
1 激光雷达系统
多线激光雷达:通常采用16线或32线激光束(具体型号可能不同),通过多线束同步扫描提升点云密度(可达 30万点/秒 以上),显著缩短作业时间。
距范围与精度:
测距范围:0.1米至120米(受环境光照、反射面材质影响)。
测距精度:±1~2厘米(典型值),满足工程级建模需求。
视场角:水平方向 360°全向扫描,垂直方向覆盖 30°~40°,结合行走扫描实现覆盖。
2.2 多传感器融合
SLAM算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集成 IMU(惯性测量单元) 和 视觉里程计,无需依赖GNSS信号即可实时定位,尤其适合室内、隧道、地下空间等 无GPS环境。可选GNSS模块:户外场景可结合卫星定位提升全局坐标系精度。
RGB摄像头:同步采集彩色信息,支持生成 真彩色点云,便于后期可视化与分析。
2.3 数据处理能力
实时预览与质量控制:通过配套APP或软件实时查看点云覆盖情况,避免漏扫或重复扫描。
边缘计算能力:部分版本支持在设备端进行初步点云去噪和压缩,减少后期处理负担。
3. 硬件设计
轻量化机身:整机重量约 1.2~1.8kg,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单手握持或背负作业。
长续航与防护:
电池续航:2~4小时(连续扫描)。
防护等级:IP54(防尘防水),适应户外雨雪、灰尘环境。
模块化扩展:支持外接全景相机、RTK高精度定位模块等配件,扩展应用场景。
4. 典型应用场景
建筑与BIM:
建筑立面扫描、室内结构建模、竣工验证。
逆向工程:快速获取复杂构件三维数据,辅助设计改造。
工业设施:
工厂管道、设备集群的三维检测与数字化管理。
安全巡检:通过对比历史点云分析设备形变或位移。
地形测绘:
矿山储量计算、林地植被分析、灾害现场快速建模。
文化遗产:
古建筑、石窟、雕塑的高精度存档与虚拟修复。
智慧城市:
街道、地下管廊、地铁站的三维数字孪生构建。
5. 软件生态
配套软件:
数据采集端:提供移动端APP,支持扫描路径规划、实时质量监控。
后处理软件:点云去噪、自动拼接、坐标系转换、模型导出。
分析工具:距离测量、体积计算、剖面提取、BIM模型比对。
6. 使用注意事项
环境限制:
强光、雨雪、浓雾可能降低数据质量。
透明玻璃、镜面等高反射表面需辅助标记点。
操作建议:
保持匀速移动,避免剧烈晃动。
复杂场景建议分区域扫描并设置重叠区。
维护:定期校准IMU和激光雷达,确保精度稳定。
赛尔S20 凭借 便携性、高精度与多场景适应性,成为中小型项目三维扫描的优选工具。其优势在于平衡性能与成本,尤其适合注重效率与本地化服务的用户。对于需要毫米级精度或超大规模扫描的场景,建议搭配固定式激光雷达或无人机LiDAR系统使用。
赛尔手持激光雷达扫描仪
深圳市鹏锦科技有限公司,欢迎大家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