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信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一、系统架构
数据采集层
智能传感设备:安装电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等智能计量装置,实时采集能耗数据。
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温湿度、CO₂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关联能耗分析。
通信方式:支持RS-485、LoRa、NB-IoT、4G/5G等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实时上传。
数据传输层
通过物联网网关或边缘计算设备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数据处理层
数据存储:采用时序数据库(如InfluxDB)或云存储,支持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
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平台对能耗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和建模,识别用能规律与异常。
AI算法:结合机器学习预测能耗趋势,优化设备运行策略(如空调、照明系统)。
应用层
可视化大屏:展示实时能耗数据、分项统计(如空调、照明、电梯占比)、碳排放指标等。
报警与诊断:设定阈值预警(如能耗突增、设备故障),推送故障定位建议。
能效对标:与同类建筑或行业标准对比,生成能效评估报告。
远程控制:集成楼宇自控系统(BAS),实现设备远程启停或策略调整。
二、核心功能
实时监测
动态展示建筑总能耗、分项能耗(电力、水、燃气)及单位面积能耗强度。
支持历史数据回溯,生成小时/日/月/年多维报表。
能效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回归模型挖掘能耗与运行时间、环境参数的关系,识别节能潜力点。
提供“峰谷平”用电优化建议,降低能源成本。
碳排放管理
自动计算建筑碳排放量,支持碳足迹追踪与碳中和路径规划。
智能运维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预测性维护提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集成BIM模型,实现建筑能耗的三维可视化。
三、应用场景
政府办公楼:通过能耗公示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示范。
医院/学校:优化空调与照明系统,保障舒适性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商业综合体:分租户计量,支持能源费用分摊与绿色认证(如LEED、BREEAM)。
交通枢纽:高铁站、机场等大型场馆的能源精细化管理。
四、政策与标准
中国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285-2014)要求重点用能建筑接入能耗监测平台。
国际标准: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ASHRAE Standard 105规范能耗数据格式。
成都华信能耗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