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C-不锈钢焊接防爆磁力启动器
4 要求 4.1 起动器应符合本企业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审查合格的图样和企业标准进行制造,并应在取得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 后,方可生产。 4.2 正常工作条件 符合本企业标准的起动器,应在下列条件下能够可靠工作: a)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b) 周围空气温度为-20℃~+40℃,且24h内的平均温度值不超过+35℃; c) 安装地点的高温度为+40℃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 d) 与垂直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5°; e) 在无剧烈振动、冲击及摇动的地方; f) 在Ⅱ类含有爆炸性气体环境场所; g) 在无滴水及其它液体浸入的地方; h) 污染等级为3级; i) 安装类别为:Ⅱ、Ⅲ类。 4.3 结构要求 4.3.1 起动器的主腔为隔爆型结构,接线腔为增安型结构。 4.3.2 起动器的电气间隙不小于6mm,爬电距离不小于10mm。 4.3.3 起动器外壳材质采用含镁量不大于6%(质量百分比)的铸造铝合金制造。 4.3.4 起动器所有紧固件必须具有防止自行松脱措施。 4.3.5 起动器的所有黑色金属零部件必须具有防锈措施,表面不得有镀层脱落现象。 4.3.6 起动器应设有接地螺钉,内接地螺钉M6, 外接地螺钉M8,并标注接地符号“〨”。 4.3.7 起动器外壳在明显处应设有清晰、*性的凸纹标志“Ex”。 4.3.8 起动器ⅡB类隔爆接合面宽度L≥12.5、l≥8、接合面间隙/直径间隙ic≤0.15;ⅡC类隔爆接合面宽度L≥25、接合面间隙/直径间隙ic≤0.15,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不超过6.3μm。 4.3.9 起动器观察窗的透明件直接胶粘在盖开孔内,从隔爆外壳内部到外部通过胶粘接合面短通路不小于10㎜。 4.3.10 起动器隔爆接合面涂204-1置换型防锈油。 4.3.11 起动器外壳外表面涂浅灰色粉末漆。 4.3.12 起动器应设置铭牌及警告牌,铭牌和警告牌用黄铜板或其它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制造。 4.4 性能要求 4.4.1 起动器所使用的元件的技术性能,除符合本企业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有关规定。 4.4.2 起动器应承受50Hz、电压2500V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min(出厂检验历时1S)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起动器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4.4.3 起动器外壳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30℃。 4.4.4 起动器各部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温升极限值见表2和表3 表 2 接线端子温升极限
接线端子材料 | 温升极限 K |
裸铜 | 60 |
裸黄铜 | 65 |
铜(或黄铜)镀锡 | 65 |
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镍 | 70 |
其它金属 | 65 |
表3 易近部件的温升极限
易近部件 | 温升 K |
金属 | 15 |
非金属 | 25 |
4.4.5 起动器的外壳应承受7J、透明件应承受4J冲击能量的冲击试验,不得损坏和发生影响防爆性能的变形。 4.4.6 起动器的隔爆外壳,应进行静压试验,试验压力ⅡB类1MPa、ⅡC类1.5MPa,时间10+2 0 S,外壳不漏水或无可能影响隔爆性能的*变形为合格。 4.4.7 起动器的塑料透明件应能承受GB3836.1-2000中23.4.7.3条耐热试验和23.4.7.4条耐寒试验要求。 4.4.8 起动器的密封垫、引入装置密封圈应采用橡胶制造,密封圈应符合GB3836.1-2000附录D中D3.3规定的老化试验要求。 4.4.9 起动器电缆引入装置应能夹紧电缆,应符合GB3836.1-2000中附录D2.3的要求。 4.4.10 起动器外壳应承受内部爆炸,应符合GB3836.2-2000中15.1.2.2规定的动压试验要求。 4.4.11 起动器外壳应承受GB3836.2-2000中15.2规定的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要求。 4.4.12 起动器的防护能力应不低于IP54的要求。 4.4.13 起动器在控制电源电压的85%~110%之间任何电压下应可靠的闭合。当不低于75%额定控制电源电压时,处于吸合状态下的起动器不应释放。在触头磨损的情况下起动器低释放电压:对于交流(在额定频率下)应不低于额定控制电源电压20%;对于直流应不低于额定控制电源电压10%。当吸引线圈电路被切断后,可动部分必须迅速恢复到原来位置。 4.4.14 起动器的过载保护动作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4.4.15 起动器的断相保护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4.4.16 起动器必须具有短路保护功能,可在三相主电路中接入断路器或熔断器来实现,其分断能力为额定电流的10±20%倍. 表4 起动器的过载保护动作性能
项号 | 过电流/整定电流 | 三相保护动作时间 | 试验条件 | 周围空气温度℃ |
1 | 1.05 | >2h | 冷态开始 | 20±5 |
2 | 1.2 | ≤2h | 热态开始 | |
3 | 1.5 | <3min(≤63A) <4min(≥63A) | 热态开始 | |
4 | 6 | >5S | 冷态开始 |
表5断相保护性能
项号 | 过电流/整定电流 | 动作时间 | 试验条件 | |
任意二极 | 第三极 | |||
1 | 1.0 | 0.9 | >2h | 冷态开始 |
2 | 1.15 | 0 | ≤2h | 热态开始 |
表6 接通能力
使用类别 | 额定工作电流A | 接通条件 | 试验间隔时间S | 每次通电时间S | |||
I/Ie | U/Ue | cosφ±0.5 | 试验次数 | ||||
AC-3 | Ie≤100 | 10 | 1.1 | 0.35 | 1001) | 5-10 | ≤0.5 |
AC-4 | Ie≤100 | 12 | 1.1 | 0.35 | 1001) | 5-10 | ≤0.5 |
表7 分断能力
使用类别 | 额定工作电流A | 分断条件 | 试验间隔时间 S | 每次通电时间 S | |||||
I/Ie | U/Ue | cosφ±0.5 | 振荡频率 f±10% KHZ | 过振荡系数 τ±0.5 | 试验次数 | ||||
AC-3 | Ie≤100 | 8 | 1.1 | 0.35 | 2000×I0.2×Ue-0.8 | 1.1 | 252) | 5-10 | ≤0.5 |
AC-4 | Ie≤100 | 10 | 1.1 | 0.35 | 2000×I0.2×Ue-0.8 | 1.1 | 252) | 5-10 | ≤0.5 |
注:1)接通试验时,在70%和110%线圈额定电压下各试50次. 2)分断试验时,其中5次由过载保护装置使起动器断开,连续两次断开操作的间隔时间,在考虑到过载继电器的复位特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短。 4.4.17 起动器的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按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不同的使用类别应符合表6、表7的规定。 4.4.18 起动器主触头的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在符合表8规定的条件下,用不修理更换零件所能承受的有载操作次数来表示。 表8 电寿命试验条件
使用 类别 | 额定电流 (A) | 接 通 | 分 断 | ||||
I/Ie | U/Ue | COSФ或L/R ms | Ic/Ie | Ur/Ue | COSФ或L/R ms | ||
AC—3 | Ie≤17 | 6 | 1 | 0.65 | 1 | 0.17 | 0.65 |
Ie>17 | 6 | 1 | 0.35 | 1 | 0.17 | 0.35 | |
AC—4 | Ie≤17 | 6 | 1 | 0.65 | 6 | 1 | 0.65 |
Ie>17 | 6 | 1 | 0.35 | 6 | 1 | 0.35 |
BQC-不锈钢焊接防爆磁力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