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近红外光谱产业年产值将达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

仪表深度 2017年06月26日 08:27:05来源:仪表网 46683
摘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据专家预计,5年后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年产值将高达数亿元。

  【仪表网 仪表深度】近日,从哥本哈根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力压对手奥地利、加拿大,成功拿下2021年近红外光谱大会(ICNIRS)主办权,这将是中国主办ICNIRS会议,标志着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已跻身舞台。
 


  1880年,红外光谱被发现于英国斯劳的一个实验室。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将温度计放在光谱红端外测温时,温度上升得高,于是他得出结论:太阳光中包含着处于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光线。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真正被运用于科学研究中,是在二十世纪中叶。近红外之父——Dr. Karl H Norris以及同时期一些科学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检测。
 
  因其快速、无损、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技术特点,近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石化、制药、食品、烟草等领域。在市场中,赛默飞、布鲁克等专业的近红外光谱仪生产企业也逐渐涌现。
 
  相较于国外,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的较晚,我国对其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七五”期间,国家提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近红外光谱技术就是研究重点之一。
 
  八十年代初,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组建中国农业大学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836计划等科研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下,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德国布鲁克公司等国内外近红外仪器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200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展红外光谱算法研究,开发了基于非线性小二乘拟合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包含有393种组份的标准吸收数据库;2007年,研究团队在863计划大气多组分污染物及其时空分布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项目的支持下,开发了抽取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系统等一系列科研成果,打破技术垄断。
 
  如今,作为现场快速筛查和加工过程实时检测的理想手段,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工业生产及科研工作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一些关键技术仍受到国外制约。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中进口品牌近红外光谱仪器有2700台左右,而国产的近红外光谱仪器约500台,市场占有率较低。模型数据库不够丰富、完善、稳定,正是制约此项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
 
  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为迅速的过程分析技术之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在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未来,近红外光谱将向着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推进,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模式将逐渐转向控制型,而生产过程控制则需要依赖先进的分析技术,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生产过程控制环节中也将有更深入的应用。据专家预计,5年后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年产值将高达数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形成一个前景光明的分析仪器制造产业。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