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关注海洋保护 微纤维污染值得被重视

仪表产业 2020年06月15日 10:20:50来源:仪器网 12522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家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微塑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由于其具有颗粒直径小、肉眼无法分辨及难以降解等特点。

  【仪表网 仪表产业】近年来,随着大家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微塑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词,由于其具有颗粒直径小、肉眼无法分辨及难以降解等特点,所以对于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往往要比其他污染物更加严重。
 
  与微塑料类似,微纤维作为纺织品生产、制作及清洁等过程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变得比以往更加明显。你可能不知道,当我们在使用洗衣机清洗短袖、羊毛衫、运动装和其他由合成布料制作的衣物时,会有无数的微纤维随着污水被排放到环境中。虽然其中的一部分会被污水系统处理掉,但还有一大部分会随着河流进入到海洋中。
 
  近日,《科学进展》上面刊登了一则关于微纤维的新研究,研究提到,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的Peter Ryan及其同事使用一种红外光谱技术,对从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以及地中海采集的916份海水样本中的微纤维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在一共分析的2000根微纤维中,只有8%是聚酯或尼龙类的塑料纤维,剩余的全是平均长度为1毫米的棉花、羊毛、蚕丝、亚麻等天然纤维。
 
  虽然长期以来,塑料及其碎片和分解微粒一直被认为是海洋污染的主要“元凶”,但实际上,纺织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及海洋污染同样不容小觑。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又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且不论纺织业生产中染色、漂白等化学加工过程对水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单单在纺织品洗涤过程中,由于磨损、冲刷等机械应力而脱落并被排放到环境中的微纤维就不可计数。早在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中,纺织品就被列为了重点污染行业。
 
  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更多添加了染色剂、阻燃剂等化学成分的合成纤维被用于纺织品生产中,由于合成纤维比天然纤维更加难降解,因此其在环境中停留的时间更久,对环境、生物及人类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大。如果要研究纺织品和微纤维对环境的影响,那么微纤维的定量分析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
 
  事实上,除了上述研究中用到的红外光谱技术,还有很多仪器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检测环境中的微纤维,溶解法、试剂法、显微镜观察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等都可以对微纤维进行检测,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而且耗费时间长,所以快速、无损且准确的分子光谱检测方法成为近年来微纤维分析鉴定的主要方法,常见的分析仪器包括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等。
 
  在如今“快时尚”的服装消费文化中,我们购买、清洁和丢弃的衣物数量越来越多,但这些纤维制品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般被大自然分解,而是长时间停留在环境中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要想使纺织业对环境的“伤害”变得更小,就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力行,如减少衣物的购买数量、合成衣物的清洗次数以及使用衣物清洗袋等。

延伸阅读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