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我国5G发展不断提速,但成熟仍面临四大挑战!

仪表下游 2021年05月26日 11:40:51来源:智能制造网 19365
摘要作为较早一批启动5G商用的国家,当前我国5G发展已脱颖而出。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约为70%。

  【仪表网 仪表下游】作为较早一批启动5G商用的国家,当前我国5G发展已脱颖而出。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约为70%;同时5G手机终端用户连接数也达到3.1亿,占全球比例超过80%。凭借技术和市场两方面优势,我国有望快速实现5G强国目标。不过,鉴于复杂的形势和激烈竞争,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我国也需谨防和解决以下四大挑战:
 
  一、5G假消息满天飞
 
  首先一大挑战,是各种5G谣言和假消息。作为一个新技术和新事物,很多人对5G不了解,由此造成的误解不少。同时一些政客或群体出于私利,也对5G肆意抹黑,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诸如5G基站辐射强会致癌、科技公司利用5G监视控制人等假消息屡屡出现,不仅造成民众和社会恐慌,同时也阻碍了5G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可谓遗祸不小。
 
  在此背景下,防治和打击5G谣言刻不容缓,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对民众的5G科普与引导,加深大家对于5G的正确认识和接受度,从而为5G基站建设、5G落地商用铺平道路。此外,针对一些别有用心恶意制造5G谣言,散布5G假消息的情况,则需要政府施以重拳,通过谣言监测和监管,找出幕后始作俑者,并通过惩治政策和措施予以严厉处理。
 
  二、建设和运营太昂贵
 
  其次一大挑战,是建设和运营的高额成本。我国每年建设基站数量接近百万座,所需投入巨大,同期还要考虑光传输、核心网、边缘计算等的投入,据相关数据显示,5G发展十年,我国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6万亿元。除此以外,5G基站的耗电量也几乎是4G基站的2.5-3.5倍,电费成本非常惊人,这些都使得我国5G基站建设和具体使用面临不小的困难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5G基站的建设成本不可避免,我国只能更多从降低运营成本的角度入手缓解压力。未来,我国一方面需要更多通过旧基站改造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尽可能减少建设支出;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特高压的建设、电力电网的智能化升级以及电费补贴等手段降低用电成本。此外,也需要进一步加速5G商用步伐,避免基站过多闲置而徒增运营成本负担。
 
  三、国际环境形势严峻
 
  再次一大挑战,是日益紧张、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5G建设和整体发展虽具备一定优势,但5G毕竟是个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发展起来的产业,其中涉及芯片、终端、基站等等供应链,单靠自己很难搞定。然而,在5G全球合作愈发趋势凸显的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却不断滥用制裁大棒,恶意打压和打击我国优质企业与产业链,这无疑限制了我国5G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要想突破挑战、重回正轨,首先要调整好5G发展的心态,不能因为受到打压和制裁就乱了自己的阵脚。之后,我国需要加大对关键企业的扶持,加快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速产业深化和完善,通过自立自强来弥补自身发展的缺陷,强化自身抗打击和抗风险能力。此外,我国当然还是要继续秉承开放态度,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可能。
 
  四、产业生态不够完善
 
  最后一大挑战,是产业生态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处于5G发展的初期,5G基站建设不够,5G网络覆盖不全,5G应用配套较少,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与此同时,在5G应用方面,我国5G商用探索才刚刚起步,5G融合应用的标准与规范都尚未确立,这些都导致了我国5G发展的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未来推动5G提速,完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
 
  那么,具体给如何做呢?智能制造网认为,一方面需要以运营商和实力企业为牵头,积极推动企业间协同合作,共同加强5G建设和配套完善;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需要加强引导和支撑,深化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推动5G融合应用标准的建立健全。总的来说,唯有政府、行业、企业各自发挥作用,才能助力产业生态突破难关。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