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陈倩: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检测技术进展

仪表产业 2021年06月23日 17:25:58来源:化工仪器网 15470
摘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论坛可谓是座无虚席,除了别开生动的专题报告以外,还有现场提问环节,让各位讲师与现场观众零距离接触,在线答疑。

  【仪表网 仪表产业】导读:2021年6月3日至4日,CBIFS2021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在杭州顺利举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CBIFS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规模大、人气旺和受欢迎的年度盛会之一。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更是大咖云集,名家荟萃,会议内容涵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认证认可、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食品安全质量控制、食品供应链管理、农兽药管理、微生物检验及环境微生物监测等精彩议程,探讨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论坛可谓是座无虚席,除了别开生动的专题报告以外,还有现场提问环节,让各位讲师与现场观众零距离接触,在线答疑。陈倩作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为此次论坛带来了题为《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检测技术进展》的报告,遗憾的是她本人未能来到现场,但她的报告精彩纷呈,现场观众也受益匪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突出的卫生问题。
 
  陈主任在报告中指出,据WHO全球食源性疾病负担统计报告,以基于细菌、病毒、寄生虫、毒素和化学品等31种病原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进行估算,以伤残调整生命年来量化疾病负担,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或每年每10人中就有1人因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生病,其中造成420,000人死亡,包括五岁以下儿童125.000人。因此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对食源性疾病检测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对食源性疾病进行风险监测可以早期识别暴发发源头食品,食品监测发现隐患和高危食品,以病例为主导的疾病主动监测,开展病例溯源,控制源头食品,减少疾病暴发。对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分为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致病微生物的鉴定技术分为传统微生物识别(显微镜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学实验)和现代微生物识别(蛋白识别、多糖识别、DNA识别)。提高检测速度的关键点可从缩短增菌时间、缩短可疑菌落的鉴定时间着手。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又3M测试片、ELISA胶体金、实时荧光定量PCR、IMS-PCR、微流控芯片等等。质谱鉴定系统作为一种常用的快检手段具有以下优势:1、鉴定速度块,一个微生物鉴定仅需十余秒即可完成;2、准确性取决于数据库;3、鉴定操作简单;4、“指纹图谱”具有一定的溯源价值,即可以在菌株水平上实现分型。
 
  最后在报告中指出,食源性致病因子检测技术发展趋势为:快速、高通量、精准鉴定及溯源,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培养组学,构建病原体测序技术平台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也较重要,人工智能+大数据势在必行。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