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AI应用离不开需更快、更智能的LiFi通信技术

仪表下游 2021年07月07日 16:28:56来源:仪表网 31204
摘要虽然我们正在推进从4G到5G的更快互联网连接,但由于可用带宽有限,无线电频谱变得拥挤。

  【仪表网 仪表下游】导读:虽然我们正在推进从4G到5G的更快互联网连接,但由于可用带宽有限,无线电频谱变得拥挤。此外,电信公司必须支付高额费用才能提供这些服务,这大大增加了服务提供商的总拥有成本。这也限制了普通消费者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更快速度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正在迅速迈向一个日益互联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
 
  工业4.0、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等概念将由更快、更智能的AI应用提供支持,这些应用将不断相互通信。他们将需要快速传输数据以实现高效运行。同样,网络连接应该以可承受的价格提供,以便尽可能多的人使用。
 
  是的。LiFi有望成为一种技术,可以显着提高具有AI功能的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而且价格合理。LiFi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通信技术,可以以非常高的速度传输数据。它利用光源(例如LED灯泡)发出调制光脉冲来发送数据。光敏检测器解调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子数据。
 
  LIFI(Light Fidelity)光保真技术,又称为可见光无线通信,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谱进行数据传输的全新无线传输技术。LIFI通过在LED上植入一个微小的芯片,利用电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LED)发出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这种技术做成的系统能够覆盖室内灯光达到的范围,电脑不需要电线连接只要在室内开启电灯,无需WIFI也可接入互联网。
 
  应用领域包括:
 
  1.运输
 
  LiFi将有助于创建互连的交通基础设施,使车辆不仅可以相互通信,还可以与路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如标牌和信号)进行通信,以创造更安全的驾驶环境。LiFi可用于交通运输、车对车(V2V)通信和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两种方式。
 
  在车对车通信中,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相互无缝通信,有助于减少车辆碰撞。前灯和尾灯作为数据传输源,不断传达重要信息,例如车速、制动距离或前车行驶过程中的障碍物。这有助于提高车辆之间的态势感知能力,从而带来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在车辆对基础设施的通信中,车辆不断地与路灯、信号、标牌等路边元素以及路面等其他改造组件进行通信。与车对车通信类似,车对基础设施通信也将有助于减少事故,因为各个组件可以不断相互交互并做出快速决策,比人类反应速度更快,从而形成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网络。例如,如果信号即将变红,数据可以与进入的车辆进行通信,车辆中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自动降低车辆速度。然后将信息传递给尾随车辆,其速度也会自动降低。这将有助于避免因超速而发生信号跳跃或事故的情况。
 
  2.工业4.0
 
  工业4.0的兴起将为连接的、具有人工智能能力的机器人铺平道路,这些机器人将自动协同工作。LiFi可以帮助消除WiFi系统目前遇到的数据传输延迟。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将使机器人能够同步工作,因为信息可以在它们之间实时传输。这将有助于提高未来智能工厂的生产力。
 
  3.智能家居
 
  LiFi将迎来智能家居新时代。它将实现更快、更安全的家庭网络,确保外部人员无法连接到您的网络并进行恶意活动。LiFi可用于AI智能照明系统,让您家中的各种LED光源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相互通信。
 
  同样,其他智能设备也可以配备LiFi接收器,帮助在各种设备之间创建更快的通信通道,将家庭自动化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WiFi相比,LiFi为通信、设备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并且还兼作照明源。这有助于显着降低功耗。
 
  很明显,我们正在迅速迈向AI驱动的、超连接的未来,目前的射频技术将无法处理如此大量的数据传输或满足速度要求。因此,LiFi很可能会取代当前的最后一英里通信解决方案。它将在数据传输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LiFi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和发展将有助于创造未来的城市,缓解智慧城市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甚至有助于发现新的应用领域。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快LiFi技术的发展,使该技术迅速成为主流并且价格合理。
 
  资料来源:千家网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