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摘要《规划》强调,做强智能制造与装备等4个“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明确提出要提高新能源、科学仪器、应急救援、文物保护等细分领域智能专用设备供给能力。

  【仪表网 仪表文件】8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群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左右、力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
 
  《规划》强调,做强智能制造与装备等4个“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明确提出要提高新能源、科学仪器、应急救援、文物保护等细分领域智能专用设备供给能力。重点布局怀柔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聚焦光电、质谱、真空、低温等领域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展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开发新型应急指挥通信、特种交通应急保障、专用紧急医学救援、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获取与抢险救援等应急装备;研制基于物联网的馆藏文物预防性监控与保护装备、文物无损便携专用检测分析设备、文物防震装备系统等创新产品。
 
  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与工程技术服务方面,《规划》提出,研发服务围绕前沿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支持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开展高端仪器设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设计服务围绕高精尖重点产业,培育一批设计领军人才和机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大数据需求分析、设计工具、模拟仿真、快速制造等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支持机构向设计、研发、生产等全过程延伸,鼓励行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行业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研究。工程技术服务支持机构从咨询、策划、规划向工程管理、数字化交付等全过程服务转变,鼓励提供智能化、数字化服务。
 
  在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方面,《规划》提出,要瞄准国际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构建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为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后备梯队。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支持研发全新的生物大分子鉴定和序列读取技术,在核酸与蛋白质检测和测序的核心领域发展国际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和蛋白设计技术,研发以单细胞为代表的痕量检测、测序和组学技术及高效、安全、可控的基因编辑技术。碳减排与碳中和领域研发推广碳追踪、碳捕捉等相关技术产品,支持开发碳排放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培育碳追踪、碳减排数据分析和综合服务机构,发展先进能源技术,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前沿新材料领域重点突破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液态金属、智能仿生材料等方向,创新环保低碳材料制备工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量子信息领域完善量子信息科学生态体系,加强量子材料工艺、核心器件和测控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际主流的超导、拓扑和量子点量子计算机研制,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核心器件集成化研究,抢占量子国际竞争制高点。光电子领域积极布局高数据容量光通信技术,攻克光传感、大功率激光器等方向材料制备、器件研制、模块开发等关键技术,推动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大功率激光器国产化开发。新型存储器领域开展先进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研发,推进17nm/15nm DRAM研发与量产,突破10nm DRAM部分关键技术。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聚焦认知科学、神经工程、生机交互、类脑智能理论与医学应用等,加快无创脑机接口方向创新成果在临床医学、航空航天、智慧生活领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
 
  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组团方面,《规划》提出,要发挥怀柔科学城科学设施平台创新成果溢出优势,面向大科学装置仪器设备多、安装调试周期长、维修保养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需求,聚焦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细分领域,全力打造“怀柔仪器”品牌,培育一批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硬科技”企业和“明星产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打造集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展示和交易于一体的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高地。
 
  在夯实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基础方面,《规划》提出:1.推动“补短板”“锻长板”齐头并进。发展高端芯片、核心技术零部件和元器件,提高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质量稳定性与自给保障能力,研发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先进工艺,突破制约产业链升级的瓶颈,提升北京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编制高精尖产业“卡脖子”攻关清单,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滚动实施,以整机攻关带动零部件突破,以软件定义带动系统研发,以适配验证促进技术迭代升级,逐项突破短板产品和技术,逐步提升国产化配套比重,实现一批“卡脖子”技术产品“从无到有、从能用到好用”。建立成熟完整的28nm及以上节点工艺体系,加快补齐大生产线供应链短板,推动实现关键装备、零部件和材料的自主可控;建设一条应用国产技术装备的智能工厂示范线;建设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道路。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等北京具备技术竞争优势的领域,制定完善“首台(套)、首试产、首流片、首批次”政策,持续支持领军企业和创新机构超前部署颠覆性领跑技术研发,储备和转化一批领跑全球的创新技术、先进产品,巩固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2.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聚焦高精尖产业重点领域,实施产业“筑基”工程。建立“整车整机企业发榜—创新企业或创新联合体揭榜—揭榜企业挂帅攻关—发榜企业认可采购”的机制,鼓励揭榜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赛马”,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制突破进程。支持在京创新主体主动承担揭榜攻关任务,对揭榜攻关成功的技术和产品,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和推广。强化产业链创新协作,以重点基础产品和工艺的关键技术、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先进工艺、公共试验平台、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应用为抓手,促进终端设备和集成系统与基础技术协同创新,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协作新模式。对高精尖产业重点攻关项目,建立政府与创新联合体对等持续投入模式。支持央地协同创新,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在加快生产范式智能化方面,《规划》提出:1.推进智能生产力提升。在高精尖产业应用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化工厂,生产智能化产品,延伸智能化服务,推进大规模定制,重点在智能手机、机器人、先进制程芯片、新型显示、无人化装备、新计算终端等领域,采取“优势产品+标杆工厂”模式建设一批“优品智造”标杆工厂。以专业化基地聚合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模式,打造科学仪器、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等平台,提升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和系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智能+”推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向全要素、全流程、多领域智能协同运营转型,构建基于智能制造的竞争新优势。
 
  2.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制定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一批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的研制、示范和推广,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贯标。推进“十百千万”升级计划,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部署应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对标行业示范标杆工厂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形成一批支撑“北京智造”的优质企业群体。
 
  在推进产品服务品质化方面,《规划》提出:1.提升高精尖产品供给质量。在消费品、装备、原材料等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大质量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开展产品与行业质量状况调查,对标国际优质品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方案。支持重点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质量攻关技术改造,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提升重点行业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使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健全协同有效的自主品牌提升机制。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争获全国质量标杆、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建立“高质、绿色、安全”的自主品牌形象。持续健全质量品牌发展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围绕高效率产业和优质自主品牌聚集。优化制造业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运作机制,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能力。健全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3.打造高精尖产业“北京标准”。探索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关村)建设为核心,在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重点领域创建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满足高层次市场需求的先进标准;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以先进标准促进全面质量提升;支持重点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4.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领域专利质量。推动PCT专利(专利合作条约)高质量发展。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促进企业国际市场规划与PCT专利布局协调发展。推动智能传感器、移动通信终端等关键领域专利联盟及高质量专利池组建,建立产业领域内联合防御、风险分担、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机制等;支持专业专利运营机构探索适合本领域发展的专利运营模式。推进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机制,培育一批综合能力强、品牌效应突出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