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无所有,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对那个时代的希望。这群人,随中国波澜壮阔的三十年浮浮沉沉,激荡飞扬,用自己美好的岁月为中国的工业经济腾飞史诗舞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十年后的如今,中国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工业同样大放异彩。但是,国际商业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都在困扰着中国再次发展。
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中国工业必须可持续化,中国制造业需要化……一系列目标背后必须需要一批能承担起历史使命的人,他们必须与三十年前的那批前辈一样披星戴月、劈荆斩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久前,笔者就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能人,他就是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忠伟博士,他与他的团队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任扛在肩上,用他们特有的春风细雨式浇灌,助力中国的产业升级。

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忠伟
从零做起 越挫越勇
崔博士拥有十八年的军旅生涯,这种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他的生活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谈及进入素有“中国西点军校”之称的石家庄某军校学习时,崔博士告诉我们,其中一个重要收获就是锻炼了他“拖不垮、打不烂”、“越战越勇”的顽强意志。其实,从崔博士的创业史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
领邦仪器与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是从零起步,崔博士说,创立领邦时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此时仍历历在目。在那个招不到人才、研发效率滞后的初创阶段,公司招聘了批应届硕士生,由于应届生普遍缺乏实际研发经验,为此崔博士亲自编写了《虚拟仪器设计与实现——理论篇》《虚拟仪器设计与实现——训练篇》两本教材,对应届硕士生进行了2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写这份教材期间,崔博士曾经半个月未回过家,睡觉的地方是四个转椅搭建的零时床铺。到教材写完那天,崔博士去洗脸时,竟然发现鼻子矮了不少,惊讶之余伸手一摸,全是厚厚的油脂(因为当时的北京理工大厦卫生间没有香皂),这都是半个月的积累,所以鼻子变“矮”了。以编辑这两本教材为标志,领邦形成了长期以来的工程师培训机制,培养了很多合格的工程师,保证了公司研发人才的需要。
领邦仪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流程管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梳理研发流程,控制研发节点,有效保证研发的效率与质量。领邦仪器非常具有战略性地采用了国际上研发团队采用的矩阵式研发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职能式研发,矩阵式研发模式不仅使人才得到了成长,而且有效保证了研发效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领邦仪器已走过了困难的时期,进入了资本合作时期,而领邦“量身定制”的检测解决方案和设备更是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张金名片。崔博士说,在目前这个阶段,公司面临的大难题是如何把领邦这样一个研发型企业推向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认同研发类企业的盈利模式。因为中国的VCP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制造业,即使有大多数的高新企业将产品研发出来,仍然在走制造业的老路,而领邦仪器的目标是要走一条更的研发道路。
创新为导 抓住行业脉搏
中国拥有全球庞大的制造业,赚取的却是微薄的利润,制造业面临着升级改造,产业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产品检测设备,领邦正是看准了这一发展趋势,以帮助制造业客户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提升检测自动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
领邦在检测领域的发展是从军工国防开始的,先后在国防军工领域研发近百项高科技定制化检测设备,并承接国家两项撒手锏武器装备检测。虽然在军工项目上硕果累累,但是领邦仪器的目标却并未止步于此。借助军工项目的严格高品质打造出一个关于定制检测的研发团队之后,领邦又把目光投向了民品制造业的检测研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