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对称与刚性保障:摆管采用 “中空不锈钢管 + 一体化成型支架" 设计,材质选用 304 不锈钢(壁厚≥2mm),确保摆管在摆动过程中无明显形变(形变量≤0.2mm/m);摆管与驱动轴的连接采用 “键槽 + 锁紧螺母" 双重固定结构,消除连接间隙(间隙≤0.05mm),避免因间隙导致的角度偏移;
角度检测与实时反馈:在摆管驱动轴端安装 “高精度编码器"(分辨率 13 位,对应角度精度 0.087°),实时采集摆管摆动角度数据,并将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反馈频率≥100Hz);当检测到角度偏差超过 ±0.3° 时,控制系统立即触发驱动电机进行补偿调节,确保摆管始终处于设定角度范围内;
零点校准与周期性校验:设备出厂前进行 “多点位零点校准"(在 0°、30°、60°、90° 等关键角度点设置校准基准),并通过激光角度仪(精度 ±0.01°)验证校准精度;用户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设备自带的 “自动校准功能"(建议每 300h 校准一次),自动修正机械磨损或温度变化导致的角度偏差,保障长期使用精度。
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构适配:采用 “伺服电机 + 精密行星减速器" 组合驱动,伺服电机选用额定扭矩≥0.5N・m(根据摆管长度调整,如 1.5m 摆管搭配 1.2N・m 电机),转速控制精度 ±1r/min;行星减速器传动比设置为 1:50(传动效率≥95%),既保证输出扭矩满足摆管摆动需求,又降低电机转速波动对摆管速率的影响(速率波动≤±5%);
摆动阻尼与缓冲控制:在摆管摆动的极限位置(如 IPX3 试验要求的 ±60°)设置 “弹性缓冲垫"(材质为聚氨酯,硬度 50 Shore A),避免摆管与机械限位直接碰撞导致的卡顿;同时通过控制系统设置 “速率平滑过渡曲线",在摆管启动、停止及转向时,速率从 0 逐步提升至设定值或从设定值逐步降至 0(过渡时间 0.5 - 1s),消除瞬间冲击导致的速率波动;
负载自适应调节:摆管上均匀分布淋雨喷嘴(如每 100mm 间距设置 1 个喷嘴),喷嘴数量与孔径根据试验标准确定(如 IPX5 试验选用 φ12.5mm 喷嘴);控制系统通过 “负载检测算法",实时监测摆管摆动过程中的负载变化(如喷嘴堵塞导致的负载增加),并自动调整电机输出扭矩,确保摆管在不同负载下均保持稳定摆动速率(速率偏差≤±0.2°/s)。
角度范围与速率可调:摆管摆动角度范围可通过控制系统自由设置(调节范围 0° - 360°),速率调节范围 0.5 - 10°/s(步长 0.1°/s),满足从 IPX3 到 IPX6 的不同角度与速率要求;如针对汽车灯具 IPX4 试验,可设置摆管在 ±180° 范围内以 2°/s 的速率往复摆动;针对电子设备 IPX5 试验,可设置摆管固定在 0°、90°、180°、270° 四个角度,每个角度停留 30s 进行定点喷射;
摆动模式可编程:支持 “往复摆动、定点停留、间歇摆动" 三种核心模式,并可通过 “HT - Control" 控制系统进行自定义编程(最多可设置 20 个程序段);如某航空零部件试验要求:摆管先在 0° - 90° 范围内往复摆动 5min(速率 1°/s),再在 180° 位置停留 10min(喷射强度提升 50%),最后在 270° - 360° 范围内往复摆动 5min(速率 0.5°/s),该需求可通过编程直接实现,无需额外改装;
多摆管协同控制:针对大型样品(如汽车整车、大型户外设备),东莞皓天可提供 “多摆管协同系统"(最多支持 4 个摆管同步控制),通过控制系统设定各摆管的角度差与速率关系(如摆管 1 与摆管 2 呈 90° 相位差摆动,确保样品淋雨),并实时同步各摆管的角度数据,避免协同偏差(协同误差≤±1°)。
位置闭环控制:以 “编码器" 采集的摆管实际角度为反馈信号,与设定角度进行对比,通过 PID(比例 - 积分 - 微分)算法计算角度偏差补偿量,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使摆管角度快速趋近设定值(角度响应时间≤0.2s);针对不同试验阶段(如启动、转向、停止),PID 参数可自动切换(如启动阶段增大比例系数,提升响应速度;稳定阶段增大积分系数,消除静态偏差),确保各阶段角度精度;
速率闭环控制:以 “伺服电机编码器" 采集的电机转速为反馈信号,与设定摆动速率对应的电机转速进行对比,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调整电机输出电压与电流,使摆管摆动速率保持稳定;如当摆管负载增加导致速率下降时,控制系统自动增大电机输出扭矩,提升转速,确保速率偏差≤±0.1°/s;
双闭环协同优化:位置闭环与速率闭环通过 “数据交互模块" 实时共享控制数据,避免单一闭环控制的局限性;如在摆管转向过程中,速率闭环先将摆动速率降至 0,位置闭环再调整摆管至转向角度,转向完成后速率闭环再将速率提升至设定值,整个过程无角度超调(超调量≤0.2°)与速率波动。
机械误差建模:在设备出厂前,通过 “激光干涉仪"(精度 ±0.5μm)检测摆管在不同角度位置的机械误差(如减速器回程误差、轴承径向跳动导致的角度偏差),建立 “角度 - 误差" 映射模型(覆盖 0° - 360° 所有角度点),并将模型数据存储至控制系统;
实时误差补偿:在摆管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当前摆管角度,从误差模型中调取对应的误差补偿值,自动修正设定角度;如检测到摆管在 30° 位置存在 + 0.3° 的机械误差,控制系统会将设定角度自动调整为 29.7°,使摆管实际角度达到 30°;
动态误差修正:考虑到机械部件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磨损,导致误差模型失效,东莞皓天通过 “定期误差检测功能",用户可手动触发或设置自动检测(如每 500h 检测一次),重新采集机械误差数据,更新误差模型,确保补偿精度长期有效。
负载自适应调整:在摆管驱动轴上安装 “扭矩传感器"(精度 ±0.1% FS),实时检测摆管摆动过程中的负载扭矩;当负载扭矩超过设定阈值(如额定扭矩的 80%)时,控制系统自动增大电机输出扭矩,并调整 PID 参数(增大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确保摆管在高负载下仍保持精准角度与稳定速率;如喷嘴堵塞导致负载增加时,系统可通过扭矩变化提前预警,并自动调整控制参数;
温度自适应补偿:在摆管支架与驱动电机附近设置 “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 - 20℃ - 100℃,精度 ±0.5℃),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变化;当温度变化超过 ±10℃时,控制系统根据 “温度 - 机械形变" 映射关系(预先通过高低温试验标定),自动修正角度补偿值,消除温度导致的机械形变对角度的影响;如高温环境下摆管支架受热伸长,可能导致摆管角度偏移 + 0.2°,系统会自动将设定角度下调 0.2°,确保实际角度准确;
试验标准自动匹配:内置 GB/T 4208、IEC 60529、ISO 16750 等国际国内标准的摆管控制参数库(如 IPX3 标准对应的角度范围 ±60°、速率 12°/min;IPX4 标准对应的角度范围 ±180°、速率 12°/min),用户只需选择对应的试验标准与 IP 等级,控制系统即可自动调用匹配的角度、速率及摆动模式参数,无需手动设置,降低操作复杂度。
摆管结构与材质选型:
采用 “中空圆形不锈钢管" 设计,材质选用 304 或 316L 不锈钢(根据试验介质选择,如含腐蚀性液体的试验选用 316L 不锈钢),壁厚 2 - 3mm(根据摆管长度调整,1m 以下摆管壁厚 2mm,1 - 2m 摆管壁厚 2.5mm,2m 以上摆管壁厚 3mm),确保摆管在长期摆动与淋雨环境下无锈蚀、无明显形变(形变量≤0.2mm/m);
摆管内径根据喷嘴数量与喷射流量确定(如 1.5m 摆管内径≥25mm),确保管内水流压力稳定(压力波动≤±0.02MPa),避免因管径过小导致的流量不足或压力不均;
喷嘴布局与孔径设计:
喷嘴采用 “均匀螺旋分布" 方式,间距根据试验标准确定(如 IPX3/IPX4 试验喷嘴间距 100mm,IPX5/IPX6 试验喷嘴间距 50mm),确保摆管旋转时,样品表面能被均匀覆盖(淋雨覆盖率≥98%);
喷嘴孔径根据喷射强度要求选择(如 IPX3 试验选用 φ0.8mm 喷嘴,IPX5 试验选用 φ12.5mm 喷嘴),且所有喷嘴孔径偏差≤±0.05mm,避免因孔径差异导致的喷射流量不均(流量差异≤±5%);喷嘴材质选用黄铜(表面镀铬)或 POM 塑料,确保耐磨损、耐腐蚀(使用寿命≥10000h);
摆管平衡优化:
摆管加工完成后,进行 “动平衡校验"(平衡精度等级 G2.5),通过在摆管两端添加平衡块(材质与摆管一致),消除摆管重心偏移(重心偏移量≤0.5mm),避免因重心偏移导致的摆动卡顿或电机负载过大;
摆管与驱动轴的连接采用 “同轴度校准",确保摆管摆动时绕驱动轴中心旋转,无偏心摆动(偏心量≤0.1mm)。
伺服电机选型与优化:
选用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品牌选用松下、三菱或国产品牌),额定功率根据摆管长度与负载确定(如 1m 摆管搭配 400W 电机,2m 摆管搭配 750W 电机),额定扭矩≥0.5N・m(确保足够的驱动力矩),转速范围 0 - 3000r/min(通过减速器减速后,满足摆管摆动速率要求);
电机具备 “过载保护"(过载能力 150% 额定扭矩,持续时间 60s)与 “过热保护"(温度超过 150℃时自动停机)功能,避免因负载过大或长期运行导致电机损坏;电机控制方式采用 “脉冲 + 方向" 或 “Modbus 通讯",与控制系统实现高精度数据交互(数据传输速率≥1Mbps);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