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阅读:4发布时间:2025-1-19
含高组胺鱼类中毒是由于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而引起的过敏性食物中毒。引起此种过敏性食物中毒的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
(1)有毒成分及中毒机理:青皮红肉鱼类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此类鱼含有较高量的。当鱼体不新鲜或时,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产生脱羧酶,使脱羧生成组胺。中毒机理是为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2)中毒原因:因食用不新鲜或变质的青皮红肉鱼而引起中毒。腌制咸鱼时,如原料不新鲜或腌的不透,含组胺较多,食用后也可引起中毒。
(3)中毒症状和急救治疗:组胺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短者只有5分钟,长者4小时,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快、胸闷和呼吸促迫、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哮喘。治疗首先催吐、导泻以排出体内毒物;抗组胺药能使中毒症状迅速消失,可口服苯海拉明、扑尔敏,或静脉注射10%,同时口服。
(4)预防:运用深芬仪器CSY-DS803组胺检测仪能够快速检测海产鱼类(鲐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金枪鱼、竹夹鱼、沙丁鱼、长嘴鱼等)等食品中组胺的含量。
(5)烹饪:主要是防止鱼类变质。食用鲜、咸的青皮红肉类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或清蒸,酥闷,不宜油煎或油炸,可适量放些雪里红或红果,烹调时放醋,可以使组胺含量下降。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