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浙江杭龙电气有限公司>>公司动态>>智能电表需适应能源互联网建设
“多表合一” 带来便利生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系统具备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电量费控、计量异常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2015年,*有限公司依托智能电能表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广泛的采集终端和通信资源,成功验证了电、水、气、热多表数据集中采集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有效性,带动水、气、电、热集采集抄,建设跨行业能源运行动态数据集成平台。
通信技术是实现“多表合一”的重要基础,决定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也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在“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条件、施工周期等,磨合解决电能表、水表、燃气表互联互通中遇到的困难,持续提升采集成功率及稳定性。目前,“多表合一”采用的通信技术主要为M-BUS总线、RS-485、微功率无线、无线公网、电力线载波等,2016年底,NB-IoT正式商用获*批准,在部分地区部署应用。
2015年9月,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鹰潭市开始“多表合一”试点建设;2017年6月,国网“多表合一”抄收系统全国在鹰潭上线,“多表合一”抄收系统与供水、燃气公司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水、电、气表数据的采集、交互及共享,验证了“三单合一”“一单式交费”功能。2017年10月29日,“电e宝”APP水、电、气“一单式交费”内测成功,11月10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2017年11月27日,鹰潭市累计完成智能水表改造81056户、智能气表改造210户,并全部接入国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目前,我国智能电能表的计量故障率是万分之一点七,可以说极少出现计量不准的情况,充分保证了贸易结算的公平性。但是,智能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按照国家智能电能表相关检定规程要求,智能电能表在运行达到一定年限后,必须全部拆回进行检定,单相智能电能表运行年限为8年,三相智能电能表运行年限为6年。然而,智能电能表的设计寿命是10年,也就是说大多数智能电能表在还没有到达服役年*被拆回。
2018年8月*有限公司对26个省公司运行满7年的智能电能表进行了大规模的计量性能抽检,共涉及85个电能表生产企业365680只样表,检测合格率达99.64%,这说明目前在运电能表质量及质量偏移情况是理想的。特别是当前随着国家计量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提升,电能表生产制造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如果不论电能表质量好坏都进行更换,极易导致大量计量性能依旧良好的电能表被过早报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下一步需要集中考虑如何建立智能电能表的批量轮换方式。
随着智能电能表推广运行进度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有限公司范围内的全覆盖,然而,智能电能表的非计量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化应用,电网其他业务部门也对智能电能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结合“大、云、物、移”新技术,设计适用于能源互联网建设需求的多芯模组式智能电能表。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