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久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智能+”时代:就业迎来怎样的机遇?

时间:2019-5-28阅读:637
分享:

黄荣怀: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2018年)》指出,目前机器可以完成的任务时长,占当前工作总时长的29%,2022年后预计可达42%。可以看出,“智能”与行业充分融合后,就业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呼唤更多“新动力人群”的出现。

为适应这种需求,教育部门也在积极应对。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在专业调整方面开始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

吴清军:评价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不能单纯看就业人数的增减,还要考虑对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总值、就业质量、就业结构、劳动力技能等方面的影响。

人类历*,没有一次技术创新导致整个社会大规模失业。我们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就业总量不会受太大影响,但就业结构会有所改变。人工智能确实给一些程序性工作带来冲击,不过复杂性工作以及非程序性工作,不会受到冲击,反而会创造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将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专业的设置,标志着我们已经迈出了步,下一步还将推动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的改革与创新。

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工业时代的岗位设计和职业规划,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这背后体现的是社会分工体系正在转变,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新职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电子竞技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应运而生,折射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热点领域。

马名杰:所谓“智能+”,可理解为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改变传统的产业形态和就业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人工智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就业的影响将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扩大的过程。

实际上,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就是“传统劳动”不断被替代、新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的过程。纺织机、蒸汽机、自动化技术等重大技术变革都曾引发“失业恐慌”,但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遇,“智能+”很有可能继续这种趋势。尽管从长远看,人工智能有利于推动就业发展,但由于者转换劳动技能需要时间,且个体差异较大,短期内可能对就业产生一定压力。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