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久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人工智能正成为遥感大数据的“解译侠”

时间:2019-7-12阅读:652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自动获取、加工与提取技术,遥感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在7月9日至10日于北京召开的地理信息大会(WGDC 2019)上表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激发了遥感应用创新。

遥感数据进入大数据时代

“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已呈现大数据特征。”徐文说。

徐文介绍,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颗民用国产陆地观测卫星,*了我国自主遥感卫星数据的空白。经过20年发展,国产陆地观测卫星已实现高、中、低分辨率全覆盖,分辨率达0.5米。

与此同时,陆地观测卫星的数据分发服务急剧增长。徐文介绍,截至目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共分发遥感卫星数据3000余万景,其中分辨率优于2.5米的数据分发量为2100余万景。2007年至2018年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陆地遥感数据存档量从0.18PB增长到35PB,增长了194倍。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立项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技术专项实施9年来,数据源不断在丰富。”中国航天局合作司副司长余琦在会上表示,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分数据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与其他民用卫星、遥感数据相配合,为遥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余琦介绍,目前卫星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20多个行业,在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测绘等领域应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