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捷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气相色谱耗材
液相色谱耗材
药检仪器
二手仪器
低温冰箱、冷藏柜
质谱
色谱仪
液相色谱柱
色谱
光谱类产品
检测器
水分测定仪
天平仪器
电化学分析仪器
箱式仪器类
物理光学仪器
元素分析仪
气相色谱柱

电位滴定法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时间:2025/5/21阅读:0
分享:
   滴定法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化学家Joseph Louis Gay-Lussac正式命名了这一化学分析方法,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滴定法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之一,并具有应用广、速度快等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滴定法的“前世今生”。
  一、迈向自动化的步:相信,很多人都曾经使用过玻璃滴定管操作过手工滴定,这个实验现在仍然使用的是滴定原理,但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可重复的分析结果,那自动化是必要手段。自动进行滴定和样品处理,能得到好的分析结果。
  二、自动配液和记录数据:1)1949年,*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skop问世,该设备是专门为滴定设计的酸度仪,可以通过增强等当量点pH值的分辨率使分析者得到更的结果,那时,滴定曲线(如pH值和滴定剂体积所形成的曲线)仍然只能手工绘制。
  2)1957年,Metrohm用支活塞滴定管取代了玻璃滴定管,大大改善了滴定加液的简易度和精度。
  3)1961年,台能够自动记录滴定曲线的自动电位滴定仪Potentiograph诞生,标志着又一新的里程碑出现。
  4)1971年,自动电位滴定仪不但能自动记录滴定曲线,还能对其进行评估,该滴定仪通过集成微处理器具有计算分析能力,这是高性能电位滴定法的开端。
  5)1978年,推出的Titroprocessor 636,将微处理技术和动态滴定结合,这就是说越接近滴定终点加液体积越小,在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增强精度。
  三、滴定法征服了过程分析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电位滴定仪在其适用的地方普遍运用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过程分析工业化,意味着自动电位滴定仪需要坚固的外壳来耐受恶劣分析环境的考验。1961年,Metrohm在德国的勒沃库森市(Leverkusen)的拜耳公司(Bayer AG)安装了*机器人自动电位滴定仪(Robot-Titrator)。这款仪器演化成为后来的多功能自动电位滴定仪440(1966年生产)。之后,过程分析类自动电位滴定仪也集成了微处理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滴定法现已成为一种、可靠、快速和简便的分析技术。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滴定管和滴定仪主机结合成为可能,1990年问世的高度紧凑型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no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这款自动电位滴定仪可通过TiNet软件实现远程控制。而在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Metrohm推出了增加样品通过量且可以连续运行的全新的全自动概念。得益于此,新的自动电位滴定仪平台OMNIS能够分析大量的样品。在软件方面,界面友好成为软件界热词,这意味着想客户所想。例如,当需要滴定同一样品中的几种物质时,OMNIS将测试结果按样品归类,而不是按分析方法归类。新的OMNIS平台,使用全新的自动化概念,满足现代实验室中分析大量样品的需求。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