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安福赛特测控仪表有限公司>>公司动态>>DSP的发展历程
DSP技术的发展历程
DSP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初期(二十世纪50-60年代),人们只能在微处理器上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直到70年代,有人才提出了DSP的理论和算法基础。一般认为,世界上一个单片DSP芯片应当是1978年AMI公司发布的S281l。1979年美国Intel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2920是DSP芯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两种芯片内部都没有现代DSP芯片所必须有的单周期乘法器。1980年,日本NEC公司推出的mPD7720是一个具有硬件乘法器的商用DSP芯片,从而被认为是一块单片DSP器件。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82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世界上一代DSP芯片TMS32010及其系列产品,标志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大突破。Ti公司之后不久相继推出了二代和三代DSP芯片。90年代DSP发展快。Ti公司相继推出四代、五代DSP芯片等。
随着CMO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日本的Hitachi公司在1982年推出一个基于CMOS工艺的浮点DSP芯片,1983年日本Fujitsu公司推出的MB8764,其指令周期为120ns,且具有双内部总线,从而使处理吞吐量发生了一个大的飞跃。而一个高性能浮点DSP芯片应是AT&T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DSP32.与其他公司相比,Motorola公司在推出DSP芯片方面相对较晚。1986年,该公司推出了定点处理器MC56001.1990年推出了与IEEE浮点格式兼容的浮点DSP芯片MC96002。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在DSP芯片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点的DSP芯片。自1980年以来,DSP芯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DSP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从运算速度来看,MAC(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时间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400ns降低到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