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深圳)仪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新人如何才能正确“脱气”?

时间:2021/1/5阅读:718
分享: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现已成为有机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在食品分析中,无论是残留分析还是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也已成为*的分析仪器。关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重要的有三点:脱气、过滤和冲洗。在这里将重点解说脱气的操作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新从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工作者有一点帮助。
 流动相脱气对于避免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出问题,顺利得到一个理想的数据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内是不希望有气泡存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泵在输送液体时要产生很大的力量,由于气体的压缩比与液体相比大的多,因而当气泡存在时,你将观察到瞬间的流速降低和系统压力下降。如果这个气泡足够大,液相泵将不能输送任何溶剂,而且如果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压力低限,泵将停止工作。通用仪器自主研发的四元恒流泵,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精密滚珠丝杆技术,去掉混合器,减少死体积;气/液膜分离技术设计的在线脱气机能使脱气效率更高、更稳定。
 当一个气泡通过*时,由于系统压力大,气泡通常会溶解在流动相溶液中,随流动相通过柱子。但是到达检测器流通池时系统压力又恢复到了大气压,因而气泡可能在检测器流通池中又显现,在色谱图上会出现不规律的毛刺。紫外/可见光(UV/VIS)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图中的噪音毛刺通常是气泡进入并通过流通池的征兆。有些检测器对空气的存在也非常敏感,但表现出的征兆与UV/VIS不同,例如有报导说,当使用荧光(FL)检测器时,流动相中溶解氧的存在可能会使一些化合物失去荧光性。此外,对于利用待测物质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电流变化而进行检测的电化学(EC)检测器,对流动相中的溶解氧的存在也非常灵敏。此外,气泡的存在有时还会导致保留时间不重现。
   所以,必须注意消除流动相中的空气,并且还应避免空气由管路(如PTFE管)渗透进流动相中。如果适当地关注在使用之前脱去流动相中溶解进的空气,上述这些问题均能避免,或把影响降至低。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吹氦脱气法。利用氦气在液体中溶解度比空气低的特性,在0.1MPa压力下,以约60 mL/min流速通入流动相储液容器中10~15min,可以很有效地从流动相中排除溶解的空气,能排除接近80%的氧气。采用一个高效分布式喷射流装置,一体积的氦气可从流动相中将等体积的几乎全部气体排除。这意味着1L氦气通过1L流动相就可完成排气这个工作。这种脱气方法虽然好,但我们国内氦气价格较高,很少有实验室采用此方法。
   2. 加热回流法。此法的脱气效果较好。在操作时要注意冷凝塔的冷却效率,否则溶剂会丢失,混合流动相的比例会有变化。
    3. 抽真空脱气法。此法可使用真空泵,降压至0.05~0.07MPa即可除去溶解的气体。但是由于真空脱气会使混合溶剂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实验的重现性,因此多用于单溶剂体系的简单分析。
    4. 超声波脱气法。将欲脱气的流动相置于*中,用超声波震荡10~20min。此法的脱气效果差。
    5. 在线脱气法。现在商品的HPLC仪器,均可配在线脱气机。在线脱气使用简单,低故障,有效。建议购买仪器时一定要购买,有的公司是作为选购件,所以与仪器公司谈配置时应与公司确认。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