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外发布了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该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用电量达41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6%,增幅提高8.12个百分点。
报告还显示,在节能减排方面,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1100万千瓦;供电标准煤耗335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克/千瓦时;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660小时,比上年增加114小时,为2004年以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的回升。
煤炭、电力、新能源,每一个数据的变动都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分析这些细微的数字变化,背后学问多多。业界专家指出,作为我国电力行业中的 “国家队”,五大发电集团担当了国内发电行业绿色发展的、创新者和驱动者。
节能减排之重
节能减排犹如一把利剑,悬在各个企业头上。国资委曾多次强调,作为“十一五”规划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中央企业必须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过去的能源战略一直是关注如何供应能源,也就是常说的“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核心”,现在能源战略转变为 “以节能为*”,处处彰显低碳的理念。作为央企中的一员,五大发电集团责无旁贷。
为确保中央企业完成任务,国资委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如果节能减排做得不好,或者发生重大环境责任事故,即使利润再高,考核时也可能面临降级。
据统计,去年中电投集团关停小火电机组200万千瓦,占全国“十一五”计划关停小火电容量的 1/10。而通过发展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大机组,企业火电结构持续改善,火电平均单机容量由组建之初的12.6万千瓦,提高到目前的27万千瓦,供电煤耗较组建之初降低了38克。同时,供电煤耗再下降10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00万吨标准煤。
从不久前召开的华能集团2011年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十一五”
期间,华能完成了国家节能量目标的353%;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发电企业全部建成节约环保型燃煤发电厂;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53.8万千瓦,占国家关停责任书规定任务的260%;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 675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了10%左右。
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在2009年底就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供电煤耗达到328.58克/千瓦时,降幅居全国同行业*。在去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火电60万千瓦、30万千瓦等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上,该企业有30台机组进入优胜机组名单,占全部获奖机组的23%。
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五大集团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科技创新中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上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而华电集团建立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备受注目,这个目前国内Z大的系统装置,与燃煤火电机组相比,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接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严峻挑战。
依据中电联发布的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到 2015年,国内煤电平均单机容量将达到14.5万千瓦,比 2010年提高 4万千瓦左右;平均供电煤耗要达到330克/千瓦时,比2010年还要下降8克。
面对这一宏大目标,五大发电集团任重而道远。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号
:200443
: 徐寿平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留 言:发送留言
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