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当前位置: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广西南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广西南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其他品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潍坊市

联系方式:逄政委查看联系方式

更新时间:2023-01-09 18:21:04浏览次数:1160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仪表网
广西南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传统生物除磷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有氧呼吸,不断地放出能量,聚磷菌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能量、通过主动运输从外部摄取H3PO4,其中一部分与ADP结合形成ATP,另一部分合成聚磷酸盐(PHB)储存在细胞内,实现过量吸磷。

广西南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生物处理的微生物
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依赖两大类微生物,即异养型好氧微生物和异养型厌氧微生物。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合作,对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 对活性污泥中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不同种类和特性及其协同作用的研究,推进了AB法工艺的发展; 对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研究,以及聚磷菌特性的研究,推进了具有脱氮功能的A/O法工艺以及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A/O法工艺的发展; 对于厌氧微生物种群和特性的研究,以及发现了厌氧微生物具有部分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推进了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及用厌氧/好氧串联流程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工艺发展; 对于高效菌的筛选、培养和固定化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污水生物处理的效能,特别是为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生物处理中的三大要素是微生物、氧和营养物质。反应器是微生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是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加以降解、利用的主要设备。


高效的反应器,要能保持大的微生物量及其活性,要能有效地供应氧或隔绝氧,要使微生物、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之间能充分接触良好的传质条件。反应器按其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悬浮生长型(如活性污泥法) 或附着生长型(如生物膜法);
②推流式或*混合式;
③连续运行式(如传统活性污泥法) 或间歇运行式(如SBR法)。
活性污泥法自1914 年由Arden和Lockett开创至今,已经104年的发展与实践,在供氧方式、运转条件、反应器形式等方面不断得到革新和改进。早出现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属于推流式曝气池,由于靠近水池进水口的基质浓度高于出口端的基质浓度,而初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需氧量的变化,结果造成了一些部位氧的不足。
为改进供氧不均匀的缺点,1936 年将均匀曝气方式改为沿推流方向渐减曝气方式,大部分的氧量在基质去除相当快的进水端输人,而以内源代谢和衰减为主要反应作用的出水端仅需少量的氧,这也就是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标准的形式一一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变种(阶段曝气法)于1942 年出现。阶段曝气法又称多点进水法,进水分成几股,然后几股污水从曝气池的不同点进人,从而使需氧量分配均匀。在污泥同原水混合前,使污泥进行再曝气的想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1951年出现了接触稳定活性污泥法,它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另外一种发展形式。


广西南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为了避免在推流式曝气池中因基质浓度梯度造成的微生物不适应,使微生物群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到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细菌絮体生长,不利于丝状菌生长的环境,污泥的沉降和密实性都很好,但是由于基质梯度的变化使系统容易受有毒物质的干扰。
为了克服其他几种改进形式的缺点(必须处置大量的污泥、流程的运行控制要求严格),出现了延时曝气法,由于有一个完整的细胞平均停留时间,所以稳定程度相当高,然而由于经济问题的限制,它仅用于污水浓度低的小型设施。另外还出现了纯氧曝气法、深井曝气法等。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
1.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在好氧条件下去除以BOD5为主的碳源污染物的同时,在氨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脱氨基作用,并在硝化和亚硝化细菌的参与下完成硝化作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参与完成反硝化作用。
2.传统生物除磷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放出H3PO4和能量形成ADP;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有氧呼吸,不断地放出能量,聚磷菌在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能量、通过主动运输从外部摄取H3PO4,其中一部分与ADP结合形成ATP,另一部分合成聚磷酸盐(PHB)储存在细胞内,实现过量吸磷。通过排除剩余污泥或侧流富集厌氧上清液将磷从系统内排除,在生物除磷过程中,碳源微生物也得到分解。
3.常用工艺及升级改造
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工艺有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SBR工艺、Bardenpho工艺、生物转盘工艺等,这些工艺都是通过调节工况,利用各阶段的优势菌群,尽可能的消除各影响因素间的干扰,以达到适应各阶段菌群生长条件,实现水处理效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常用工艺有了一些改进,目前应用广泛、水厂升级改造难度较低的是分段进水工艺。
与传统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等相比,分段进水工艺可以充分利用碳源并能较好的维持好氧、厌氧(或缺氧)环境,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无需内循环、污泥浓度高、污泥龄长等优点。分段进水工艺适用于对A/O工艺、A2/O工艺、UCT工艺等的升级改造,通过将生化反应池分隔并使进水按一定比例分段进入各段反应池,以充分利用碳源,解决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碳源不足和剩余污泥量过大的问题。分段进水工艺虽然对提高出水水质有较好的效果,但该工艺并不能提高处理能力,当水厂处于超负荷运行时,分段进水改造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