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疗养院污水处理设备>> 新建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产地 | 国产 | 加工定制 | 是 |
---|
新建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价格表,*,全国均有网点,价格清晰,多种方案可选
需要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气浮机可随时发消息 需要处理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相类似的生产废水可随时发消息。
沉淀与过滤是去除病毒、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以及其它致病微生物的有效屏蔽过程,如果水厂回收利用厂内的自用水(沉淀池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微生物会在沉淀池和滤池中得以富集。建议特殊时期应停止未处理过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收,并经过消毒等安全处理后排放。考虑到病毒等微生物在滤池和反冲洗水中的富集以及某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的传播途径特性,建议水厂操作人员在滤池气水反冲洗和其它曝气工段中佩戴kou罩和勤洗手进行个人预防。
进水平均NH3-N为25 mg/L,中试出水及污水厂二沉池出水平均NH3-N均在0.6~0.7 mg/L,去除率均能达到96%以上。
进水平均TN为38 mg/L,中试出水平均TN小于10 mg/L,平均去除率能达到72%,基本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而污水厂二沉池出水平均TN为20 mg/L左右,TN去除率较低,且出水指标不稳定,说明污水厂现有缺氧池无法提供良好的反硝化条件。
A/O+MBR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污泥浓度,减少污泥流失,增长污泥龄,保证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的优势生长,为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TP中试结果与分析
生物除磷是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摄取磷,通过定期排出剩余污泥而去除,实际处理效果与好氧条件、聚磷菌生长情况及污泥活性有关,同时通过MBR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污泥流失,而传统的二沉池存在这个问题。实验装置进出水TP及去除率,以及污水厂正常运行二沉池出水TP如图6所示。
6.进水平均TP为3.5 mg/L,中试出水平均TP为0.98 mg/L,平均去除率能达到72%,污水厂二沉池出水平均TP为2.8 mg/L,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并不是因为生化系统的原因,而是二沉池出水带有浮渣或者污泥,检测时未进行过滤,仅是自然沉降后的测定,并不能*反应污水站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但是反映了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而MBR的高效截留作用,避免污泥随MBR出水流出,保证TP在系统污泥中的有效累积,并随剩余污泥排出。
经A/O+MBR处理后的TP仍不能稳定达标,需要增加化学除磷以保证zui终出水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进入污水厂现有二级多元催化氧化+絮凝终沉池进行深度处理。
A/O+MBR工艺在HRT较短的情况下(与污水处理厂A/O工艺段相比,缺氧段HRT减少20%、好氧段HRT减少25%)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COD平均去除率能达到65%左右;
在补充外加碳源,保证C/N≥3.5条件下,出水平均TN为10 mg/L,平均去除率能达到72%,出水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平均去除率能达到72%,虽未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但生化除磷效果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后续化学除磷的运行费用。
污泥土壤化技术介于污泥卫生填埋及污泥土地利用之间,其技术近年来在欧洲迅速发展,已经在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开始进行广泛应用。污泥在自然形态的土壤化池经过植物的腐蚀,被转化为一等级的腐植土(自然堆肥),再次循环至大自然当中,同时堆肥中不存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非常适合用于堆肥或土地改良剂。
优点:
1、可重复使用,设备的再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极为低廉、防止二次污染、工艺简单、不依赖于掌握高技术的技术人员。
2、污泥土壤化技术指,通过自然能量转换,利用植物对土壤的腐蚀作用,把污泥转化为优质土壤。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肥料元素,通过污泥土壤化可减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农作物栽培,是污泥稳定性与保护土壤集于一体的处理技术。
3、建筑适宜的污泥土壤化池,在污泥土壤化池倒入污泥,倒入之后种植芦苇,利用芦苇的强分解能力,经过数年的培养,把污泥转换为优质的腐植土,不仅减少污泥,同时生产出优质的腐植土。
4、填坑铺设防渗性能好的材料,用高密度聚乙烯为防渗层,避免了对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
5、污泥转换为优质腐植土,非常适合用于堆肥或土壤改良剂。
6、解决污泥土地利用时所担忧的重金属、病原体对土壤的侵害。
7、可适用于高含水率的污泥处理。
缺点:
(1)占地面积较大,不宜用于大城市市内,在土地供应充足的地区广受欢迎。
(2)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高昂是制约污泥土壤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建疗养院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总体而言,当前水资源短缺和产生的浓盐水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寻求处理效果更优、系统运行稳定性更好、投资和运行费用更低的浓盐水处理回用技术,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此,笔者介绍了煤化工含盐废水的水质特征,并总结了煤化工行业目前在含盐废水处理端采用的常见技术,以及各类技术的工程应用和研究进展,zui后提出了未来煤化工含盐类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企业选择工艺时提供理论指导。
1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处理工艺
01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水质特征
煤化工含盐废水原本指总含盐(以NaCl计)至少1%的废水,其特点是含盐量高,而其他污染物含量低,主要源自生产过程中的煤气洗涤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水、除盐水系统排水、回用系统浓水等。但近年来为了逐步实现“*”目标,除原有含盐废水外,经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仍无法达到回用水要求的废水也会归入含盐废水一并处理,增加了水质的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表1列出了处理工艺中各级盐水的水质特征,原有的含盐废水杂质以Na+、K+、Ca2+、SO42-、Cl-等无机离子为主,而深度处理出水除无机离子(SO42-、Cl-、S2-、CN-、SCN-、NH4+为主)外通常还含有苯、苯酚、含氮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因此这部分废水一般通过膜浓缩或热浓缩技术浓缩杂质,清水返回原系统重复利用,产生的浓液(高盐废水)进入后续处理步骤。
02含盐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煤化工生产中对含盐废水一般采用“预处理+膜处理+蒸发结晶”的组合处理工艺。预处理一般包括气浮、混凝、过滤等步骤,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膜浓缩系统,目前企业多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进行处理,此过程所得淡水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或企业生产回用水,而占处理量约35%的浓盐水则进入浓盐水二级浓缩单元。根据需要,二级膜浓缩处理前可能要对废水进行软化处理,进一步降低Ca2+、Mg2+、Ba2+等结垢离子和有机物的浓度,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石灰软化法、纳滤膜法等。二级浓缩后产生占含盐废水水量5%左右的高浓盐水,盐度在5%~8%甚至更高,后续接蒸发结晶工艺进一步提浓和固化。蒸发结晶工艺以热或膜浓缩的方式使废水中的盐分以结晶方式析出,蒸馏液被收集至蒸馏水罐后,输送至热交换设备与来液进行热交换,温度降到18 ℃左右离开蒸发结晶系统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母液送至生化系统或干化处理。盐泥由蒸发结晶系统排出到料仓暂存,后由运输车辆外运处理。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