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汝州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产地 | 国产 | 加工定制 | 是 |
---|
汝州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价格表,*,全国均有网点,价格清晰,多种方案可选
需要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加药装置、气浮机可随时发消息 需要处理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相类似的生产废水可随时发消息。
农村污水收集与处理现状:收集处理率较低,亟待提高
(1)农村污水整体收集处理率不足10%。据住建部《2016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我国有镇1.81万个,乡1.09万个,户籍人数1.9亿;村庄261.7万,户籍人数7.63亿。农村污水量大、点多且分散,收集处理难度大。2016年,我国有5071个建制镇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占比达28.02%,污水处理能力达3464万吨/天,有984个乡对污水进行了处理,占比为9.04%,污水处理能力达63.8万吨/天,村庄污水处理的数据没有进行完整披露,但必定远远低于镇和乡的污水处理率,因此,农村污水整体收集处理率应当不足10%。
(2)排水管网建设不完善,严重滞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包括3部分:农户庭院污水收集系统、庭院外的村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出水排放系统。排水管线由2007年的87550千米上升至2015年的158288千米,增长约81%。对比发现,排水管网的建成速度要低于污水处理厂建成速度,由于投资过大(管网tou资是污水处理构筑物投资的大约2.5倍)并且维护管理困难,考虑到政府财政和运维管理等负担,很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晒太阳。
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可分为三种,需因地制宜选取
(1)分户污水处理。单户或多户的污水进行就地处理的方式。即将一户或者是附近几户的生活污水分片收集之后,进行就地处理。一般采用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是化粪池、坑塘等自然处理模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模式具有节省管网tou资、操作管理简单、运用灵活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密度较低、地形较为复杂不宜铺设管网的地区。
(2)村庄集中污水处理。村庄或一定范围内的农户的污水经管网收集就近接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即将一个村庄或是相连的多个村庄的生活污水铺设污水管道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或是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一般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组合的工艺。这种处理模式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村庄分布密集、人口密度较大、污水排放量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远离城镇的地区。
(3)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指位于城镇内及其周边的村庄的污水经污水支管收集后直接纳入城镇污水干管中,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的方式。即村庄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收集之后排入附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种模式具有管理方便、投资省、见效快等优点,适用于城镇郊区的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或者距离污水处理厂、市政管网比较近的村庄。
汝州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1.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种类繁多,应选取出水水质好、投资运行成本低、便于维护管理的工艺技术
(1)活性污泥法。常见的有A2O工艺、A/O工艺、SBR工艺、氧化沟工艺、MBR工艺以及基于以上工艺的改进工艺如倒置A2O工艺、改良A2O工艺、UCT工艺、多级A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CASS工艺、ICEAS工艺、MSBR工艺、卡罗塞尔和奥贝尔氧化沟等。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出水水质好,能够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但工艺过于复杂,运营维护要求高,尤其是需要合理控制曝气、污泥龄以及内外回流,产生剩余污泥需要处置等,适合中等规模污水处理(几十吨到几百吨)。
(2)生物膜法(一体化设备常用)。常见的有厌氧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BCO)、曝气生物滤池(BAF)、反硝化滤池、生物转盘、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等。
生物膜法的优点是运营维护要求低,可以做到无人管理,只有少量生物膜脱落,大多数的一体化设备采用的都是厌氧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等,但不能除磷,在有除磷要求的地方需要增设化学除磷或者电解除磷(铁铝电极)。基于生物膜法的净化槽技术在日本获得了广泛应用,在中国,也是目前一体化设备采用zui多的工艺技术,适合小规模污水处理(几吨到几十吨)。
(3)生态处理法。常见的有人工湿地、微生态滤床、人工快渗、土地处理法等。优点是生态可持续,能耗低。具有景观效果,缺点是污染物去除负荷较低,需要大片土地。
(4)其他方法。常见的有化粪池、稳定塘、沼气池等。这类方法的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效果较差。一般用在经济较差的偏远地区或者作为预处理措施。为确保膜浓缩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防止膜表面受到微生物、有机物及悬浮杂质的污染损坏,需对浓缩前的含盐废水进行预处理,常规预处理技术有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多介质过滤和超滤等。预处理后废水的COD、氨氮和结垢离子等含量控制在膜负荷可承受范围后进入膜浓缩处理单元。
01 混凝沉淀
煤化工废水中各类有机物多为胶体态和悬浮态,投加混凝剂后可改变其稳定状态,并在合适的水力梯度下受到分子间引力作用而形成大的絮体或颗粒沉淀分离。常用的混凝药剂以铝系和铁系为主,高分子混凝剂为辅。J. F. Li等将焦化废水生物出水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进行预处理,再用膜蒸馏法脱盐,其脱盐效果明显优于直接膜蒸馏脱盐方法。
02 高级氧化
应用在煤化工废水预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有臭氧氧化法、电催化氧化法、Fenton-类Fenton法。陆曦等采用臭氧耦合过氧化氢法处理煤化工浓盐水,实验表明,臭氧耦合过氧化氢氧化不仅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还降低了废水毒性。李长海等通过Fenton法预处理阿特拉津含盐废水,反应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5%。
03 超滤
超滤装置通常作为反渗透装置的预处理装置,保障反渗透装置的进水浊度<0.2 NTU、SDI<3,以达到降低反渗透装置的清洗频率、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及保障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含盐废水膜浓缩技术
预处理后的含盐废水水量很大,直接进入蒸发结晶系统会产生高昂的处理费用。通常需根据废水盐度进行一到两级的膜浓缩处理,使废水盐度达到8%以上再进入蒸发结晶系统。当前,一级膜浓缩技术以反渗透zui为典型,二级膜浓缩技术以反渗透、电渗析的改型工艺zui常用,纳滤、正渗透等技术也被协调使用,但占比不高。
01 一级膜浓缩技术
反渗透技术膜组件通常在低于8 MPa压力下工作。经验表明,废水盐度不超过6 000 mg/L时,反渗透膜在脱盐率、水通量、截留有机物和抗生物降解方面性能良好。但对于水质较差的煤化工含盐废水,回收率取值过高会极大降低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膜破裂,故反渗透系统水回收率多控制在60%~65%,浓缩倍数在3左右,产生的浓盐水盐度一般在10 000 mg/L以上。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可通过开发具有更好机械和化学性质的新材料,如纳米膜材料、陶瓷膜材料来进一步提高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脱盐率和水回收率。还可通过修饰膜的亲疏水性、粗糙度、Zeta电位和官能团等方法减少RO膜的结垢趋势。
02 二级膜浓缩技术
经过一级膜浓缩产生的浓盐水成分更加复杂,除了含盐废水中原有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在预处理和脱盐过程中使用的少量化学品如混凝剂、阻垢剂、缓蚀剂及酸碱等也被引入,加之盐度的增加,使得传统的纳滤、反渗透等膜浓缩工艺已经无法进行浓盐水再浓缩。当前主流的二级膜浓缩技术主要有特种反渗透、高效反渗透、碟管式反渗透和电渗析等,正渗透、微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