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劲合金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ZG35Cr30Ni20铸钢件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

时间:2019/11/4阅读:529
分享:

铸钢件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

【摘要】 通过分析铸钢件缩孔及缩松产生的机理, 总结出铸件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的部位, 提出从改进浇注系统、改变铸件结构、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及控制浇注速度等几个方面消除铸件中的缩孔及缩松。
    缩孔及缩松缺陷是铸钢件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铸造工作者。这两种缺陷多发生在铸件内部, 通过机械加工或X 射线检查可以发现, 要进行挽救比较困难, 也有发生在表面上的, 通过安放冒口可以消除。这两种缺陷很相似, 危害都很大, 可以归为一类。由于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需要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冒口及冷铁等工艺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控制。本文拟对铸钢件生产中出现的缩孔、缩松缺陷的消除作一探讨, 供有关人员参考。) M/ O6 ~& n$ B
     一、缩孔及缩松缺陷产生的机理
    铁液在铸型内冷凝的过程中, 体积要发生三次收缩: 次是合金液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开始凝固的温度, 称为液态收缩; 第二次是从开始凝固的温度冷却到金属液全部凝固的温度, 称为凝固收缩; 第三次是从全部凝固的温度冷却到室温, 称为固态收缩。液态收缩的大小与浇注温度有关, 铁液每降低100 ℃, 体积约缩小0. 78 % ~1. 2 % , 因此浇注温度越高, 液态收缩越大。一般情况下, 在能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铁液的浇注温度。液态及凝固收缩受合金成分的影响较大, 比如, 在其他成分相同的情况下, 碳、硅含量越大, 收缩就越小; 而锰、硫含量越多, 则收缩量越大。一般铸钢件在凝固收缩阶段的线收缩率为2. 0 % ~3. 5 % , 因此在砂型铸造中制造模样时,除了加放一定的加工余量外, 还要按铸造合金的收缩特性, 加上一定量的合金收缩率。
    当金属液进入型腔后, 靠近型壁的金属液散热快,冷却速度快, 而后向铸件中心逐次凝固。铸件在冷却凝固的过程中, 一般液态收缩时可以得到浇包中液态金属的补缩, 这个阶段的收缩对铸件质量影响不大; 固态收缩对形成缩孔、缩松缺陷的影响也不大, 但如果在凝固收缩时得不到补缩, 就会在铸件z后凝固的部位( 如温度z高的中心处) 形成细小或分散的孔洞, 即缩孔、缩松缺陷。! ?! g  O) V4 A0 {& Y
    二、缩孔及缩松缺陷产生的部位
    实际生产中, 有时候要区分是缩孔还是气孔或是夹渣缺陷, 并不是很容易, 需要综合考虑铸件的结构因素来判断。总结起来, 缩孔及缩松缺陷在铸件上产生的部位肯定是z后凝固的地方, 而导致z后凝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G( c) h8 Q4 x& F
    ( 1) z常见是发生在铸件断面突增或铸件几何热节的部位, 因为这些地方金属液的散热z慢, z后凝固而形成缺陷。* ~8 e: a6 L4 ]' ~; c4 }4 D* x
    ( 2) 并非是铸件的几何热节, 而是因为金属液长时间流经某处, 使该处过热, 也会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通常称之为物理热节。
    三、缩孔及缩松缺陷的防止措施
    要使铸钢件在凝固过程中不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必须将铸件z后凝固的部位引出铸件本体, 这就需要在铸件内形成顺序凝固的温度梯度, 使金属液从较低温度开始凝固, 而z后凝固的部位在冒口中。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6 l, L  x  h! t' }9 c7 k& X9 z
    1. 使用冒口

    在浇注一般的小铸钢件或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时,有无冒口影响不大, 因为铸钢件自身有一定的补缩能力。而当铸钢件较复杂时, 冒口的作用就比较明显。冒口有明冒口和暗冒口两种。明冒口暴露在空气中, 冷却速度快, 浇注一段时间后就凝固了, 使冒口中的金属液与外界隔离, 降低了冒口的补缩效率, 对此可在浇注的z后阶段, 将一部分金属液由冒口浇入, 以强化冒口的补缩效果。冒口的位置需根据铸件壁厚和冷却的情况而定, 应设置在铸件z后凝固的部位。冒口的断面一般为被补缩断面的1. 5 ~2 倍, 冒口的高度应为其直径的1. 5 ~2. 5 倍, 才能保证补缩效果。实际上, 冒口的计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铸造工作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各有利弊, 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 选择合适的内浇口位置1 E1 Q( h8 Q( t
    内浇口的位置对铸件是否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的影响很大, 因为合适的内浇口位置能够形成顺序凝固, 避免缺陷的产生。
0 [1 l5 X/ V2 m% m3 h
    ( 1) 铸件高度较小而水平尺寸较大时, 导入位置一般应保证铸件横向的顺序凝固, 内浇口应设于铸件厚处, 使合金液从厚处导入。
: w2 l. [( J: I( _: O9 d2 G! J8 H( J
    ( 2) 铸件壁厚较大且均匀时, 为了保证铸件整体的同时凝固和避免浇不足, 合金液应从铸件四周通过较多内浇口均匀地导入, 在铸件各区域的z后凝固处设置冒口, 以便补缩。

    ( 3) 铸件有一定高度时, 则应首先保证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 而水平方向上同时凝固, 内浇口位置应尽可能使水平方向的温度分布均匀, 通常把内浇口设置在铸件的薄壁处, 且在厚壁部分放置冷铁。另外, 在不破坏铸件顺序凝固的前提下, 内浇口数量宜多些且均匀分布, 以避免局部过热。

    ( 4) 对于熔模铸造中的小型简单铸钢件, 应尽量选择通过内浇口补缩铸件, 以提高浇注系统的金属利用率, 即将内浇口设置在铸件热节部位, 以利于补缩。浇注系统一般采用顶注式或侧注式, 如某铸件采用图1a方案时, 热节A 处产生缩松, 而采用图1b 方案时, 通过内浇口向热节A 处补缩, 消除了缩松。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