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聚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滤油机油泵选择指南
在滤油机的选型与配置中,选择前需先明确关键参数定义,再结合工况需求筛选泵型、匹配电机,并考量特殊场景适配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油泵核心参数定义
扬程:指油泵对单位重量液体所做的功,本质是泵能克服的总阻力(含提升高度、管路阻力、滤材阻力等),单位通常为米(m)或兆帕(MPa)。
流量:指油泵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的体积或重量,是决定滤油效率的关键指标,单位通常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升每分钟(L/min)。
二、油泵类型的选择(按结构分类)
滤油机常用油泵主要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三类,另有管道泵、螺杆泵等类型,需根据工况特性优先选型:
(1)齿轮泵
特点:具备自吸能力,启动前无需额外灌油;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维护成本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噪音高。
常规液压油、润滑油等滤油场景,尤其适合对成本和维护便捷性要求高的工况,,不适用于高压(通常工作压力≤10MPa)、对流量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
(2)柱塞泵
特点:转速范围宽,精度高,油液泄漏量小; 对油液清洁度要求高,污染易导致部件磨损;结构复杂、成本高,维护难度大。
适用于高压滤油场景(如高压液压系统油液过滤),或对效率、压力稳定性要求严格的工况。
(3) 叶片泵
特点:流量均匀性好,运行噪音低;效率较高;对油液污染敏感,固体杂质易卡滞叶片。
适配中低粘度油液对油液污染敏感,中低压、对流量平稳性和噪音控制有要求的滤油场景(如精密液压系统过滤),不适用于高压(通常工作压力≤7MPa)和高粘度油液,成本高于齿轮泵。
(4)其他泵型
管道泵:适配大流量、低扬程的管路式滤油系统;
螺杆泵:输送平稳、无脉动,适合高粘度、含少量杂质的特殊油液;
需根据具体工况(如流量需求、油液特性)灵活选择。
三、电机的匹配选择
根据油泵参数及安装要求选型:
1. 电机功率计算:需结合油泵轴功率预留安全余量,公式为:电机功率 = 安全系数 × 油泵轴功率。其中,安全系数通常取 1.1~1.3(具体需参考油泵厂家推荐,避免过载或功率浪费);油泵轴功率需根据其流量、扬程及效率计算(可通过油泵样本或厂家提供的参数表查询)。
2. 电机安装形式选择:根据滤油机整体结构设计,选择对应安装代号的电机,常见类型包括:
B3:卧式安装(电机轴水平,底座固定);
B5:立式安装(电机轴垂直,法兰固定);
B35:立卧两用安装(可同时满足卧式底座固定和立式法兰固定);
3.电机类型:防爆、风冷等,根据工况选择。
四、其他关键选型注意事项
1. 工况环境:根据使用环境调整泵体材质与配置,例如:高原环境需选择高原型电机(避免因海拔升高导致功率下降);高温环境需选用耐高温密封件的电机。
2. 输送介质:需根据油液类型调整泵型,例如:齿轮泵适配常规润滑油、变压器油,但磷酸酯抗燃油(具有强腐蚀性)需专用耐蚀泵型(如不锈钢材质柱塞泵或特种齿轮泵),避免普通泵体被腐蚀损坏。
3. 安装与控制:若需灵活调节流量(如应对不同滤油阶段需求),可选择搭配变频电机的油泵,通过变频控制实现流量无级调节,降低能耗;安装形式需与滤油机整体布局匹配(如卧式、立式、管路集成式)。
4. 参数范围:需确保油泵实际工作参数符合系统要求:
流量、扬程需覆盖滤油机设计需求(建议预留 10%~20% 余量,应对管路阻力变化);
油泵工作压力需结合滤油系统设计,通常滤油机系统压力较低,需注意油泵工作压力不高于 0.5MPa(避免超压损坏滤材或管路);
5. 进、排油泵匹配:若滤油机同时配置进油泵(吸油)与排油泵(出油),需确保进油泵流量 ≥ 排油泵流量,避免系统出现吸空、气蚀现象,保证油液输送连续稳定。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