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开区公布了某公司在6月3日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此次事故导致两名实验室生产操作员因吸入氮气窒息身亡。
事故发生经过
经调查,本次事故实验项目DT-818为一类创新药,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目前处于IND审批阶段。该产品对氧气敏感,终产品步骤操作需要控制氧含量,所用溶剂及试剂需要除氧。该项目一共22个步骤,其中最后5步反应需要在北京放大实验室生产。
6月3日上午5点47分,负责夜班实验生产操作的两名工作人员,将柔性隔离器等设备安装完毕后,释放氮气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使用氧含量检测仪进行测试。随后两人因缺氧导致身体不受控制,仰躺在隔离器内部。
6月3日7点50分左右,白班生产操作员发现两人躺在柔性隔离器内,将两人头部挪出柔性隔离器,后用走廊电话呼救。二楼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施救,拨da120电话。后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技术鉴定分析:
事故直接原因为柔性隔离器内通入氮气,导致氧气浓度急剧下降至窒息阈值(<19.5%),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因缺氧窒息死亡。
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第5.3条操作使用中要求执行,在进行抽滤前的准备工作时,未通过柔性隔离器的手套操作,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进行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处罚结果
公司主要负责人因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安全管理部门、实验室生产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监督管理不到位等,she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建议对其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其他多名相关人员,由于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根据相关规定,建议对相关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20%-50%的罚款。
该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项有关规定,建议对该公司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事故警示
在这起事故中,柔性隔离器内的氧气浓度在通入氮气后急剧下降至窒息阈值(<19.5%),而作业人员却毫无察觉。这种“无声危机"恰恰是现代工业安全中最致命的威胁——它无形无味,却在分秒间吞噬生命。
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可以打破这种“无声危机"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利器。其警报音可达90分贝以上,配合清晰可见的红色爆闪灯,即便在嘈杂的实验室或深夜作业环境中,也能瞬间唤醒人员警觉。同时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搭载的升级版高清显示屏,即使在强光或暗光环境下,气体浓度也能以肉眼清晰看见。这种“视觉直击"的设计,从根源上避免了因误判、漏读数据导致的盲目操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的鉴定报告强调,氮气泄漏导致的氧浓度下降往往在几分钟内即可达到致命水平。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采用yuan装进口传感器与处理芯片,对气体浓度的检测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确保在气体变化初期就能捕捉到异常浓度波动。这种“先知先觉"的灵敏度,能为人员撤离争取到宝贵的救援窗口。
此次事故发生在凌晨5点47分,而人员直至7点50分才被发现,错失了2小时的抢救时机。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免费赠送的瑶安云物联网智能后台系统,则构建了一套立体化防护体系,可以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查看气体浓度曲线;当数据异常时,系统自动触发短信、电话、APP推送三重告警,而且还可联动关闭电磁阀、启动应急通风,从而有效避免悲剧发生。
这起事故的处罚报告中,“教育培训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表述反复出现,揭示出单纯依赖人工管理的局限性。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的价值,正是通过检测精准化、预警自动化、监控云端化的技术闭环,将安全责任从“人防"拓展到“技防"。其模块化设计可实现百余种气体任意替换,让维护成本降低70%,双环境防爆认证(IP67防护等级)则适配实验室、厂区等复杂场景。像事故发生地这种危险实验场所,一个可靠的技术装备是必不可shao的。瑶安YA-D400 LED显示款气体报警器守护每一个奋斗者的呼吸,挽回每一个不可替代的生命。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